“115元素?!”
“是的。115元素。聽說過吧?”
又是一陣簡短的沉默。
“你真的想知道……這次行動的始末?”
“隻有這樣我才能多少幫到你們。”
“唉,好吧……”
葉光謙豎起了耳朵。
“你當初,接到的是什麼請求?我是指楊教授請你翻譯影印稿件時,是以什麼名義……”宋朝陽問道。
“楊教授說,你們在考察貝裏硫島戰後遺址時發現了一堆破爛發黃的稿紙。簡單整理後,楊教授覺得這些日記稿紙和他們即將要考察的機場指揮本部有關,所以寄來一部分整理完畢的影印件讓我翻譯。其實當時我就應該想到,指揮本部遺址早就被外國科考隊考察過了,要是這次目標還是指揮部舊址,那無論什麼規模的科考都完全沒意義。”
“你還是差了點。”
“啥意思?”
葉光謙被宋朝陽這句話搞得摸不著頭腦。
宋朝陽深深歎了口氣:“我覺得,你的推斷能力還是……差點,至少……我不會現在才反應過來。算啦,知道我們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嗎?”
“要是知道就不問你了……”
“再說了,我大概也不能知道,這次科考一定有國家的指示吧。”葉光謙大膽亮出了自己的猜測。
宋朝陽再次深深地長歎一口氣,不置可否。
“盡管在原則上我們還是要保密的,但,畢竟你現在也是乙級別計劃的參與者之一,我偷偷地告訴你……也於情於理吧。話說回來,這事兒和我剛才說的115元素有關。”
“哈哈,我可是學過化學的,115元素根本還隻存在於“被發現”的階段啊。貝裏硫這種小島上怎麼可能……”葉光謙幹笑了幾聲。但他有自知之明,這次考察行動一定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你錯了……雖然我跟你一樣見過各種奇葩的文獻和委托事件,但這次真的有點匪夷所思,還是好好聽我講下去吧。!”
“楊教授按照日記的記載和推測,在70多年前,和德國人一樣,日本人通過各種方式尋找能打贏戰爭的方法。他們可能在尋找核原料時意外合成了放射性的115元素,但是他們大概沒有處理好。簡單的說吧,隨行的化學專家們覺得,115元素不僅具有放射性,而且單質在常溫下有劇毒。”
“不過這個隻是根據一份文件的推斷,因為115的特性到現在都沒被我們掌握。唉呀,我現在也是個外部參與人員,那些搞化學的老頭是不可能把具體的事兒告訴我的……”
“你手裏有沒有那份文件?”葉光謙的語氣突然變得嚴肅起來。
“啊?!”
“我是指,那份被楊教授作根據推測過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