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15元素
“我總覺得這些被發現的日記有蹊蹺。老宋,你對這些稿件有什麼看法?”
就在楊教授出發尋找指揮部的第二天,葉光謙主動發給了宋朝陽這樣一份郵件。宋朝陽同葉光謙年紀相仿,在大學中也曾一起共事過。後來,葉光謙為進一步研究二戰史,隻身前往了日本京都大學,宋朝陽則因在國內成績優異破格被學校反聘為曆史係副教授。不一會兒,葉光謙收到了回信:
“還是不要多想為好。”
“什麼情況?!”葉光謙暗自疑惑,接著問下去:
“我既然被委托,那也應該讓我知道些情況吧。看在咱倆同床……哦不,同窗多年的份上。”
良久,宋朝陽發來了一封寫的密密麻麻的回信:
“你還是以前那樣。真拿你的好奇沒辦法。”
“我隻能稍稍透露一點……這次的秘密科考隊伍裏隻來了我和楊教授兩個曆史專家的。其他人員全是化學學家和地質局的人,一看就知道和曆史考察沒什麼關係。最明顯的一點——我們帶來的裝備裏有很多防輻射服。科考隊第一批人已經帶著衣服下坑道了,有楊教授帶路應該沒問題。”
葉光謙大為吃驚,不過隨後,他默默地歎了口氣——雖然好奇心和對楊教授的擔心依舊在作祟,但葉光謙已經清楚自己不能再問下去了,也許這件事本身就不太簡單。和宋朝陽簡單寒暄幾句後便關閉了電腦。時間已近正午,葉光謙幹脆叫了外賣,一邊看電視打發時間一邊思考著馬上就要完稿的曆史論文。
“貝裏硫島戰役至今仍被公認為是一場不必要的戰役。美日兩國的軍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僅僅是爭奪一塊沒有較大戰略意義的島嶼……”電視上重播著昨日的紀錄片節目。葉光謙笑著搖了搖頭:“這麼不嚴謹的東西啊,電視台還是少放為好……”
“貝裏硫島……沒有意義的戰役……”
“貝裏硫島……”
“等等!”
葉光謙突然想到了什麼,也不管日本的國外漫遊費多貴了,直接掏出手機打給了宋朝陽:
“老宋!我想起來了!”
“啊?”電話那頭的宋朝陽顯然沒反應過來。
“你們,是不是要去找115?”
“沒錯,楊教授他們已經穿好防護下去了。機場指揮部可能就在……”
“我指的,是115本部!”
電話那頭的宋朝陽臉色煞白,捂著嘴壓低了聲音:“你清不清楚自己在說什麼?你本來應該知道!”
“影印稿件就是我幫你們翻譯的!想讓我不知道怎麼可能?”葉光謙提高了聲音和語速,“他們的目的是不是要找居間駿日記第一稿裏提到的機場指揮部,也就是本部115所?哼,我剛才才想起來,那個指揮部遺址已經在三年前被考察出來了,和楊教授他們去的根本不是一個地方!本部115指代的是另一件事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楊教授他們連那裏的工事殘存情況都不知道,很容易出事的!”
電話那頭一陣沉默。
“沒有辦法。”宋朝陽的聲音變得平靜起來,“當我們找出炮彈殼裏封藏的戰地日記時,那些所謂的專家就已經開始躁動起來了。他們推斷存放115元素的罐子已經氧化,所以,當你把第二份稿件翻譯出來時,他們就確認了大致地點和地形,迫不及待地要下坑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