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戰亂(1 / 3)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憶江南煙雨》更多支持!

這就樣倒也平安無事的到了七月,瓦剌突然意外大舉來犯,英宗一時亂了陣腳,忙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對策。王振建議道:“臣認為皇下當禦駕親征以壯我國威,這些北方夷族必定聞風喪膽,不戰而逃!”

於謙和眾臣拚命反對:“皇上不可,瓦剌兵強馬壯,善騎射,每到之處攻無不克。臣認為應當做完全的準備,切不可輕敵,更不可貿然親征啊皇上!”

“於大人的意思是我國士兵還敵不過區區瓦剌,就連皇上親征也隻有慘敗的份?”王振譏諷道。

“卑職沒有這個意思,隻是行軍打仗非同兒戲,更不是兩嘴一張就可輕鬆取勝!”

“那於大人的意思是說皇上視國家安危如同兒戲,隻會嘴上說說而已?”王振再次刺激道。

“我並未有任何針對皇上之意,王總管此番是何用意?”於謙惱怒的回道。

“你自己做的自己心裏明白!”

“王振,你、、、”於謙大怒。

“好了!!!大殿之上,喧嘩吵鬧成何體統!!於謙,朕知道你看不起朕,卻相當敬佩祁鈺弟,朕就讓你睜大眼睛看清楚朕是如何打破瓦剌的,讓你心服口服!”

“皇上!”

“好了,不必多說!朕心意已覺!你就留守京都,等朕凱旋,若有任何差池,定嚴懲不怠!”

“老臣遵旨!“見苦勸無用,於謙歎息著答應了。

於是英宗率五十萬精兵和文武百官禦駕親征,八月,駐紮在大同,這日,英宗帶著文武百官在營帳內商討國事,突然宦官郭敬稟報:“報~報報報告皇上前,前方戰敗,軍事緊急,請皇上定奪!”營帳內聞此消息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鎮靜!眾愛卿休要慌亂!一起商討對策便是!”經英宗一說眾官員頓時冷靜了下來。

“老奴認為應當立馬撤出大同,出紫荊關到蔚州可避此險!”王振提議道。

英宗點了點頭,此地王振頗為熟悉,聽他的總沒錯。可大同總兵郭登和大學士曹鼐極力反對匆忙改變行軍路線,苦苦相勸做好萬全準備再行軍,先死守大同等懷來城守將支援,卻終究沒能勸的住。大軍還是草草出發了,行四十裏後,王振擔心損害莊稼又急令大軍轉道宣府。卻被瓦剌大軍追上,雙方展開一場廝殺,恭順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戰死沙場,大軍且戰且退,形勢頗為險峻。

成國公朱勇進了大帳道:“皇上,臣願請命,率騎三萬前去阻擊瓦剌,為大軍的撤退拖延時間!”

“成國公可知這是死路一條!”皇上深感朱勇衷心一片痛惜的說道。

“臣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但若能保吾皇安全,臣賤命一條死有何足兮!”

“成國公。。。!”

“臣告退!”說罷,朱勇披風一甩,從容大氣的出了大帳。

然後扯住韁繩翻身上馬,臨行前對皇上身邊的護衛將軍樊忠說道:“樊將軍,我此去必定凶多吉少,以後皇上的安危就交予你一人之手。你責任重大!萬不可輕率馬虎!”

“下官必定拚死護主,隻要下官還有一口氣在,絕不讓瓦剌軍靠近皇上半步!”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另外,要當心王振這廝,皇上不聽我們勸告,卻聽信這廝的讒言,今日的局麵全是這廝一手照成的。事到如今已經沒有轉還的餘地!我要你盯著這廝,若他有任何不軌殺無赦!”朱勇說完,便策馬帶著軍隊浩浩蕩蕩的離去。

“下官明白!”樊忠望著他離去的背影老淚縱橫。

幾日後傳來前線戰報,朱勇行軍至鷂兒嶺,被瓦剌軍圍困,拚死抵抗,寧死不投降最終寡不敵眾,全部覆沒。皇上痛心不已,率軍繼續撤退,八月十四日到達土木堡,離懷來城僅二十裏,就在這關鍵時刻,王振卻以千餘輛輜重軍車沒能到達,下令就地宿營,兵部尚書鄺野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以保證安全,但王振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