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香去深處(2 / 2)

李建東凶狠的望著董誌銘,但始終沒有砍下來,

“多謝伯父!”董誌銘越過李建東朝李夢深的閨房走去,身後傳來了清脆一聲,劍掉在了地上。董誌銘沒有回頭徑直走到了李夢深房間的門口,淚混著雨水不斷的淌下,他用顫抖的手推開了房門,吱的一聲,他從未覺得原來這聲音這般的刺耳,這般的刺痛神經。

他一步一步的走了進去,腳步緩慢而沉痛,熟悉的景象,卻突然變得那麼陌生,毫無生氣。他輕輕地走到了夢深身邊,看著麵容安詳的躺在那,如睡著了一般。於是他輕輕的坐下,像是怕驚擾了她一般,溫柔的幫她捋好額前的亂發。

董誌銘雙眼含淚,靜靜地望著她,他從未如現在這般在乎時間的流逝,如果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願意不顧一切帶著她離開,哪怕最後和她死在一起也無怨悔。夜終於深了,吞噬了一切,烏雲密閉,沉悶而壓抑除了無聲的淚,還有什麼能稍稍舒展下這死寂的心。

王振拿到張沫的首級後將其掛在了城門,得知這一消息的皇上震怒不已,責令嚴查不怠,而佑雯則是如世界末日到臨了一般,不可置信。他離開時的笑聲還仿佛在耳邊回蕩,他陽光俊朗的模樣還刻在腦海,他不見了他走了,自己一下失去了依靠。心底有莫名的痛,久久纏繞著無法解脫。呆呆的站在房門的石柱邊,望著唯一進來的那條路,多希望能看到他帶著陽光的笑,或者是呆呆傻傻的表情走來。可惜,從天晴到陰霾,從光明到黑暗,什麼都沒有,整個張府沉浸在濃濃的悲傷裏。

皇帝這時候倒是很貼心,怕刺激到家屬,直接安排人舉行了葬禮,並追封張沫為忠義候,全家受皇室的庇佑,以後生活無憂。

葬禮上,佑雯一襲麻衣,頭戴著麻布,蒼白的臉,淚在昨夜已經流幹,隻剩下呆滯麻木的表情。張沫的遺體擺在後堂,佑雯跪在前廳的靈位便,和張沫的母親燒著紙錢,張母早已哭成一個淚人,幾度的昏厥後早已虛弱不已,在侄女的攙扶下,一邊燒紙錢一邊哭喊著:“沫兒,我的沫兒!”這一聲一聲如一刀刀利刃割在佑雯的心口,張父看似冷靜的接待著前來吊唁的賓客,實則心裏的痛也是無法言喻的,憔悴的臉,紅腫的雙眼。整個大廳彌漫著濃濃的悲傷之氣。

不時有官員到場祭拜,無不搖頭歎息,歎其英年早逝,歎其空有一身才華和抱負無法施展。佑雯突然發覺另一件不對勁的事情,沒有見到徐嘉諾!張沫去世的消息他不可能不知道,他若是知道無論如何都會到場,不論是為了和張沫的兄弟之情,還是為了自己,就算隻是為了同僚一場,他應該都場才對,佑雯隱隱覺得更加不安,死寂的心又緊緊抽搐了一下。稍一打聽,才知道徐嘉諾已經失蹤很多天了,當下便絕望的昏了過去。

董誌銘則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沉默、陰冷、寡言,王振卻愈加的囂張跋扈,不可一世。徐嘉諾的失蹤和張沫的死讓於謙唏噓不已,如此國之棟梁竟雙雙隕落,實乃亡國不祥之兆,再三提醒皇上小心注意,皇帝因張沫之死和徐嘉諾的失蹤心煩惱怒不已,對此提醒不以為意,張沫一直是他安插在江南的眼線,用來調查王振結黨營私的罪證,但就這兩年的情況來看,王振雖然有貪贓枉法的嫌疑,但都是小名小利,他不認為王振有那麼大膽,敢勾結番邦叛國,而且張沫之死王振很快便查出了結果,是一夥張沫在震澤端掉的賊匪,心懷怨憤,故而偷襲刺殺了張沫,此事便由此結案,皇帝也對此毫無意義,還歎於謙老糊塗,甚至反感他的一再囉嗦和不懂察言觀色。(小說《憶江南煙雨》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