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和二年,秋。
在湘陰縣柳家衝東南方的田間大道上,有三人正騎著駿馬由南向北,疾馳而來。為首的是一個隻有二十歲上下的少年,雖然臉上稚氣未脫,但是英氣逼人,特別是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出一股穩重堅毅之氣。而另外兩騎,則緊隨其後。一路上塵土飛揚,氣勢非凡,引得路上行人紛紛駐足觀望。
忽然,這個少年勒住韁繩,側身下馬,然後牽著馬向一位正在田間地頭上休息的老漢走去。那老漢見有人向他走來,連忙拄著鋤頭起身,向來人微笑示意。少年也微笑著向老漢拱了拱手,問道:“老伯,請問貴地的左舉人住在何處?”
“左舉人啊,他住在柳家衝。”說著,老漢轉身向北,一邊指了指前方,一邊說道:“公子順著此路再走四、五裏地,會看到路的左邊兒有個大池塘。左舉人的宅子就在池塘對岸的山崗上,公子到了一問便知。”
“清楚了,多謝老伯!”於是少年向老漢告辭,帶著另外二人直奔柳家衝而去......
兩日後,梓木洞村。此時細雨綿綿,穀中霧氣繚繞,左春棠正披著蓑衣在湖邊垂釣。不過他若有所思,完全沒有注意到魚已上鉤。
“老爺!”一個溫柔的聲音頓時把左春棠從沉思中擺脫出來,原來不知何處,夫人周沁端正打著花傘,也來到了湖邊。對於這位端莊賢淑、博通詩文的夫人,左春棠的感情是複雜的,不僅真心喜愛,而且心存感激。因為在他年少破落之時,曾給周家當了十二年的上門女婿,飽受寄人籬下的心酸。幸有周沁端知書達理,見識不凡,在生活和科考上都能夠全力支持他。但越是感激,就越是恨自己連續三次會試落榜,辜負了夫人對自己的信任。想到自己閑居山野,蹉跎歲月,有愧於夫人,他不由地輕歎了一口氣,然後才問道:“夫人不在洞中避雨,來此何事?”
“剛剛有封書信從柳莊送來”。說罷,周沁端從袖中取出一封信函,遞給左春棠。
“何人來信?”左春棠一邊接過信函,一邊問道。
“來人說,前日有三人到柳莊尋訪老爺,得知老爺不在莊上後,就留下了這封信,要求轉交給老爺。”這時周沁端眉頭緊蹙了一下,繼續說道:“不過奇怪的是,信封上沒有署名。”
左宗棠一看信封,果然未著一字,不過上麵的火漆完好,說明此信尚未拆封過。於是他拆開此信,裏麵是一張信箋,內容如下:
-----------------------------------------
湘陰左季亮足下:
在下隨軍入湘以來,久聞足下高名,欽慕之心久矣。今日冒昧登門訪賢,奈何福薄緣淺,未得一見,何其憾耶!因長沙戰事膠著,在下不可在貴地久做盤桓,故特留此函,以表切盼相晤之念。方今青龍無道,宵小當朝,如足下這般才德之士,埋沒於鄉野之間,豈不惜哉?目下天正軍求賢若渴,足下閱此信後,若肯屈駕來吾長沙大營一晤,則幸甚矣!殷殷之念,書不盡言,惟希垂鑒。
天正國義王石破空
壬子十月七日
-----------------------------------------
“嗬嗬!”左春棠讀完信,一臉神秘地對周沁端笑道:“夫人,我現在可是成了香餑餑嘍!”
“怎麼了?”周沁端好奇地道問。
“前日來柳莊的人,恐怕是想請我出山。”左春棠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