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清水衙門(1 / 3)

大順朝五十八年,春節。

卯時,天還未亮,府前街上一處衙門口前,卻有一隊人馬,已經整裝待發。這隊人共分四列,每列十二人,人人黑帽插紅羚,黑衣鑲紅邊,黑靴納紅底,腰懸黑刀,背跨黑弩,手牽黑馬。雖然一共才四十八人四十八馬,卻因整齊劃一的隊形、麵似冰霜的表情,無一異動的黑馬,隱隱中透著一股肅殺。四十八人按刀而立,默不作聲。

四列隊伍之前,有兩名中年人望著府前街的北頭,翹首以盼。

不一會兒,一隊十八人的大內侍衛,護著一架轎子緩緩而來,看轎子樣式應是宮中宦官所乘。果不其然,轎子在距離兩名中年人還有三丈左右停下,十八名侍衛分列兩旁,自轎中下來一位公公——乃是德勝殿的孫公公。

兩位中年人看到孫公公,並未上前。其中高個子的中年人小聲對矮胖的另一個中年人嘀咕:“通知到那小子沒有?怎麼還不來。要是被皇上知道這小子來的比聖旨還晚,估計又是半個月的俸祿。哎,前幾次加起來扣的俸祿都已經扣到明年了,這小子現在是不是覺得反正也不發錢幹脆也不出力了?”

矮胖的中年人隻是看著孫公公,沒有搭話。

“牛福、許安——接旨!”孫公公來到兩人身前,矮胖的牛福、高個子的許安,雙雙撩衣跪倒。

“聖上口諭,命清水衙門左將軍牛福、右將軍許安,攜墨羽輕騎四十八名,即刻前往城西看丹亭,不得有誤!”

“臣,領旨!”牛福、許安三拜後起身。牛福起身後直接翻身上馬,矮胖的身形雖然看起來臃腫,上馬的動作卻十分嫻熟。許安則上前,小聲與孫公公問道聖上可有其他交代,孫公公隻是說皇上並無其他旨意。許安答了一聲“得嘞”,也就翻身上馬,而後一抬右手,身後四十八名墨羽輕騎一同上馬握韁,動作整齊劃一。

接著這五十人馬沿街向北,雖無喊殺聲,卻依舊行兵如雷動,到了府前街北頭依次左轉,向西而去。一些聽到響動後出門或開窗查看的人,隻是看到一抹黑乎乎的背影,消失在府前街北頭。

而孫公公望著這一批人馬遠去,幽幽的呼了一口氣。不知為什麼,雖然麵對的是號稱大順朝上下忠誠無二的墨羽輕騎,孫公公卻總是覺得這些人下一刻可能就會抽刀砍去自己這顆腦袋,讓人莫名感到後脖子一涼。

思忖片刻,孫公公回首看了看身旁這座衙門口的牌匾,怔怔出身。

——清水衙門,四個燙金大字映著白雪,清光熠熠。

大順朝有首歌謠:

清水衙門朝東開,不為升官不為財;墨羽白馬領命去,忠肝義膽在心懷。

清水衙門飲鹿台,隻知青紅和皂白;江湖若有風浪起,三刀過後靜如埃。

這首歌謠,自先皇在位時,開始流傳於民間。而清水衙門的名聲,也在同時響徹大順朝各個州郡。

清水衙門,有先皇禦賜金匾,上書“清水衙門”四個大字,向東而懸;

清水衙門,有墨羽輕騎、白馬義從兩路甲士,號稱大順朝上下忠誠無二;

清水衙門,設飲鹿台,問天下不平事,昭天下含冤雪,聽天下百姓言;

清水衙門,設左、右、中三位佩刀將軍,皆是一品高手,合稱“清水三刀”。

可知天下武人,共分九品,七品以下比比皆是,三品以上方為宗師,尋常一名二品大宗師,在一般江湖幫派可為客卿,尋常大戶人家則為上座護院。多少人畢其一生,也就在四十歲以後才能成就三品小宗師,五十歲以後才能登上二品大宗師,至於成就一品高手,很大程度上要靠天賦,和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