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27日,白光走完了她79歲的人生旅途,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白沙羅高原的高級住宅區的家中靜靜地閉上了眼睛。臨終前她交待家人:“不要驚動各界”,因此,她的喪事低調處理。就是這樣,馬來西亞、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的華文報紙,都連續幾天用大幅版麵和重要的版麵刊登了“一代妖姬”白光病逝的消息和評介她的文章,她的生前好友,她的歌迷,都對她的逝世表示婉惜和悼念。
白光逝世後,她的丈夫顏良龍,在吉隆坡的富貴山莊,為她建了一座音樂墓,墓誌銘下麵有一行五線譜及歌詞,石階上是一排黑白相問琴鍵。前來悼念的人,隻要踏上石階和琴鍵,就會傳出白光演唱的歌曲的原聲,使前來憑吊的人在她的歌聲中引發對她的無限懷念。
2000年的8月20日,富貴山莊舉行了“魂縈舊夢白光追悼會”,讓她的歌迷影迷對她表達真情的追憶。
從《東風多情》到《香格裏拉》——歐陽飛鶯從出道到成名的歌路曆程
歐陽飛鶯原名吳靜娟,1920年出生於江蘇吳縣,後移居上海,在上海長大。她從小喜歡唱歌,常常手捧歌本,聽周璿在電台播唱的流行歌曲,學會了不少歌。一次隨朋友去電台,客串一曲,竟很受歡迎,有聽眾打來電話要她再唱,從此她每天都到電台去唱,還給自己取了藝名“紫薇”,她就這樣登上了流行歌壇。
1941年日本侵略軍侵占了上海,她出於一片愛國之心,偷偷地和幾名男女同學一起離家出走,參加了在皖南和江浙一帶活動的新四軍遊擊隊。一次因同伴病倒,他們掉了隊,又稀裏糊塗地參加了戴笠屬下的“忠義救國軍”。在軍中受訓三年,她擔任了教歌的“長官”,教士兵們唱抗戰歌曲。受訓結束她被派回上海,從事情報工作,但很快被日本人逮捕,在牢裏關了幾個月,日本人動員她為日本侵略者工作。她“假意”投降,成為中國和日本的“雙重”間諜。她的心是中國的,她沒有為日本間諜機關提供危害中國人民的情報,卻將日本人計劃破壞“忠義救國軍”電台的情報通知了“忠義救國軍”,電台轉移了,人也沒有被捕。
歐陽飛鶯天生一副好嗓子,從日本人的監獄裏出來後,晚上常和家人一起去舞廳跳舞。一次,在“仙樂斯”舞廳她客串唱了一首《雷夢娜》,贏得一片熱烈的掌聲。應大家要求她又唱了一首李香蘭的《海燕》,又是掌聲雷動。她唱歌的時候沒有人下去跳舞,都靜靜地聽她唱,舞廳變成了歌廳。樂隊指揮洛平邀她到“仙樂斯”客串,報紙上登出廣告,她改名“歐陽飛鶯”開始在歌壇走紅。新新公司九樓的“新都飯店”也來邀請她。在“新都”九樓唱了一個月,國際飯店的經理重金聘請,她又轉到國際飯店十四層的摩天樓上去唱。一次,百代公司的作曲家黎錦光等人舉辦歌唱比賽,歐陽飛鶯奪得了第一名。
歐陽飛鶯離開“仙樂斯”之後,屈雲雲被請去駐唱。屈雲雲此時常到國際飯店去聽歐陽飛鶯唱歌,經人介紹她倆成了好朋友。當時,歐陽飛鶯隨一位外籍歌唱家福特太太學聲樂,一年多後,福特太太回國,她又到雷維太太那裏去學習,正好屈雲雲也在跟隨雷維太太學聲樂,經過聲樂上正規訓練的歐陽飛鶯和屈雲雲,1945年7月12日——14日,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了一場音樂會。當時的《新中國報》記者,在報導中稱歐陽飛鶯為“老牌歌星”,她在歌壇走紅已有一段時間。
歐陽飛鶯為“百代”灌錄的第一張唱片是《東風多情》,這是一首詠唱“郎情妹意”的歌,由棟蓀作詞,侯湘譜曲,問世的時間約在1944年。
1946年歐陽飛鶯走上銀幕,主演了陶秦編劇,方沛霖導演的影片《鶯飛人間》。這部影片是抗戰勝利後中國拍攝的第一部歌舞故事片,載歌載舞,場麵宏大。歐陽飛鶯從影的處女作取得了成功,在皇後大戲院連映數月,很多觀眾喜歡聽歐陽飛鶯唱歌,如今她拍了電影,出於“好奇”也要去看。她在片中演唱的歌曲,最走紅的是陳蝶衣詞、黎錦光曲的《香格裏拉》。在上海和蘇州、杭州等地放映《鶯飛人間》時,都請歐陽飛鶯去剪彩,隨著影片的上映,歐陽飛鶯的名字和《香格裏拉》一起轟動了全國,灌錄的唱片銷往東南亞各地,《香格裏拉》在國外也風光一時。六十多年過去了,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地的老歌愛好者還是忘不了《香格裏拉》,也沒有忘記歐陽飛鶯,《香格裏拉》成為中國電影歌曲的傳世經典。
拍完《鶯飛人間》,歐陽飛鶯又灌錄了幾首時代曲唱片,有陳歌辛詞曲的《湖上春》和《風花雪》;陳歌辛詞黎錦光曲的《節食歌》;黎錦光詞曲的《花月之歌》;李厚襄詞曲的《懷想》;棟蓀詞姚敏曲的《你去吧》和嚴個凡的《記得》等。
1947年1月,歐陽飛鶯隨陳明勳率領的“明星劇團”去廈門,準備辦理完出境手續去菲律賓演出。由於辦理身份證手續緩慢,“明星劇團”在廈門停留多時,團長陳明勳向歐陽飛鶯求婚。歐陽飛鶯和陳明勳已有幾年交往,她了解他為人忠厚,是一位極有修養的藝術家,就答應了他的求婚,在省政府登記後,領取了結婚證。
“明星劇團”在菲律賓受到熱列歡迎。她們放映影片《鶯飛人間》,演出歌劇《三個世界》和《弄巧成拙》,開音樂會,從首都馬尼拉演到周邊各島,歐陽飛鶯的《香格裏拉》極受歡迎。
巡演結束,其他團員回國時,陳明勳和歐陽飛鶯夫婦留在了菲律賓,他們在這裏落地生根,生有6個兒女,菲律賓成為他們的第二故鄉。
1949年9月3日歐陽飛鶯接受洗禮,成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她收學生教鋼琴和和聲學,培養了許多音樂人才。在菲律賓,歐陽飛鶯和陳明勳都是知名度很高的藝術家,但她不再唱《香格裏拉》而是從事“為主唱聖詩”、“為主傳福音”的工作。
歐陽飛鶯不再唱《香格裏拉》,人們卻沒有忘記《香格裏拉》,沒有忘記歐陽飛鶯。1986年她和丈夫陳明勳從美國回菲律賓,途徑香港時,《香格裏拉》的詞作者陳蝶衣為她洗塵。吃過飯又專程去“香格裏拉”酒店同進冷飲,樂隊專門為他們演奏了《香格裏拉》。如今,《香格裏拉》仍在中國大陸,港台和東南亞傳唱,以“香格裏拉”命名的歌廳舞榭、賓館、酒店到處都是。
1988年,陳明勳病逝後,歐陽飛鶯移居美國。
2000年11月23日,新加坡成立“牛車水老歌俱樂部”,主辦者特別邀請遠在美國的歐陽飛鶯來新加坡參加這一活動。他們在介紹歐陽飛鶯的資料中說:“……歐陽飛鶯撲朔迷離的身世背景更數傳奇,幾十年來隻聞其聲不見其人,但是她的成名曲《香格裏拉》,卻是至今仍廣泛流行的曲子。”
歐陽飛鶯為什麼幾十年來隻聞其聲不見其人?這是因為她1947年就離開了中國,離開了歌壇,她的歌迷隻能從她當年灌錄的唱片裏聽到她的聲音,卻看不見她的身影了。
接到邀請的歐陽飛鶯,雖然年老體弱,但被音樂、被中國流行老歌的那份感情所吸引,所觸動,11月21日她坐著輪椅從美國轉道菲律賓來到了新加坡。她的好朋友,早已定居新加坡的屈雲雲,在機場見到工作人員用輪椅推著一位慈祥的老太太走出來時,立刻迎上前去,“飛鶯!”“雲雲!”兩個人抱在一起失聲痛哭。分別多年,她們都以為此生難得再見了,此刻她們的心都無法平靜,幾十年的思念、牽掛,都隨著眼淚盡情地流淌出來了。
在新加坡,歐陽飛鶯受到了熱情的接待,接受采訪,參觀訪問,還參加了“三十及四十年代之中國文化及老歌金曲回顧”座談會,在晚會上演唱了她的成名曲——《香格裏拉》,使歌迷們不隻聽到了她的歌聲也見到了她的身影,遺憾的是,今非昔比,她已是坐在輪椅上的老人了。
流行歌壇的音樂才女——梁萍
梁萍是中國流行歌壇上既能寫詞又能作曲的女歌星,被人稱為歌壇才女。當年,她以一曲《昭君怨》走紅歌壇,一出手就顯示了她聲樂上的深厚功底。《昭君怨》是黎錦光選用廣東音樂的旋律,為梁萍編寫的一首難度很大的歌,他了解梁萍的音色和功力,才用這首與眾不同的歌,把她一下子捧紅。
黎錦光了解梁萍,因為梁萍是中國第一位流行歌曲明星黎明暉的幹女兒,黎明暉又是黎錦光的侄女,梁萍和黎家過從甚密。黎錦光知道梁萍從小喜歡唱歌,放學後常跑到姚敏、姚莉兄妹的“大同社”去聽歌。姚敏覺得梁萍很有唱歌的天賦,鼓勵她試唱,認為如果加以培養,她將來會在歌壇上大放光芒。梁萍的媽媽為她請了音樂老師,讓她一麵讀書一麵學習聲樂。後來梁萍考入上海國立音專,接受嚴格的聲樂訓練,終於成為一名歌唱家,也是中國流行歌壇能詞能曲又能唱的第一位“全能式”的明星。
黎錦光的《昭君怨》有兩種版本,一名《昭君怨》,一名《王昭君》,兩者的詞曲都是一樣的,隻是詞曲排列的順序先後不同,歌名不同而已。在京津和上海,歌迷朋友喜歡《王昭君》,在香港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流行的是《昭君怨》。在那裏《昭君怨》被認為是梁萍的“招牌歌”(代表作),大家欣賞她別具韻味的演唱,讚美她把王昭君遠離家鄉和親人,前往塞外和番時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聲情並茂,催人淚下。梁萍演唱這首歌時還過著寧靜安逸的生活,就能把歌曲的內涵、人物的思想感情,表達得如此深刻,她的功力實在是不同凡響。由於《昭君怨》的難度極高,幾十年來,在馬來西亞總是被選為參加歌唱比賽時“考歌藝”的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