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具如何進行辨偽?

家具不同於字畫或瓷器,很少留有款識,所以斷代成為一大難點。但家具的做工工藝、使用的材質以及流行的款式、裝飾手法,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掌握了這些特征,就可以對一件家具的生產時期,做出大概的判斷。古代家具的辨偽實際包括辨偽和斷代兩個部分。所謂古代家具之偽,有許多情況:有的是惡意仿製古品,以新充舊,用以牟利的新家具;有的原是仿古代家具,幾經流傳,被當做古代家具收藏;有的是後代仿前代,如明仿清,這種仿製不以牟利為目的,是藝術上仿製。因此,對古代家具辨偽,首先要判別是古代家具,還是新家具。如果是古代家具,然後再判別具體年代。

古代家具的辨偽可以從以下幾個部分來考察。

1.考察家具的包漿

古代家具的包漿,實際上是使用痕跡,是家具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表麵形成的一層有陳舊光澤的皮層。有些家具使用得較少,保存較好,往往包漿較少。另有些家具使用得較多,保存環境惡劣,滄桑感很強。因此,包漿不是判定家具年代的唯一標準。另外,汙垢不是包漿,有些收藏者錯誤地把汙垢當做了包漿,這是不對的。

好的硬木家具,隨著年代的推移,在其表麵會產生一種自然形成的歲月磨痕,非常柔和,木質的紋理自裏而透外,色澤有一種蒼老感,具有寶石般質感,一擦就會顯示出光澤。而作偽的包漿,往往在一些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家具上,比如桌子、箱櫃的表麵用鋼絲球擦出一條條痕跡,上漆後再用茶杯、鍋子燙出印記,用小刀劃拉幾道印子,看上去似有一種飽經歲月滄桑的感覺。也有采用細砂紙在新仿家具最容易受到磨損的部位精心打磨,做成使用痕跡,然後上蠟,做成老包漿,有的甚至用皮鞋油之類的劣質材料作偽。

包漿的辨識需要一段時日磨煉,需要多看實物,對古代家具包漿要有正確的感性認識,還要多動腦筋,善於推理。一般來說,作假的包漿的光澤是呆板浮躁的。用手觸摸,真品的包漿光滑溫適,偽品則有一種膩澀之感,有受阻的感覺,甚至粘手。但也有包漿能亂真的,這時需要仔細觀察:首先,注意詳察木材紋理、色澤是否自然。家具若做包漿,在紋理及色澤上或多或少地都會存在差異。其次,要注意家具表麵舊化程度。所謂舊化,是指褪色、開裂、磨損、起皮等痕跡。家具使用條件不同,其舊化程度也會不同。另外,同樣是一件家具,它的靠牆麵和正麵,上麵和下麵都會存在舊化差異,觀察這個差異是否自然。家具的舊化是長期使用的結果,包漿現象隨之產生。再者,看包漿出現是否自然。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經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的包漿有時會在不常撫摸的地方也做出來了。

2.考察家具的細部

考察家具的細部是古代家具辨偽的一個重要環節,許多贗品古代家具都是在細部露出馬腳。考察細部可從下麵幾個方麵入手:第一,要先看家具的底麵、背麵,在這些不顯眼的地方,要仔細查看家具表麵的顏色與舊的程度是否統一,用料是否一致。舊家具底部一般有自然老化的痕跡,而新家具底部光滑或被上漆和染色。還有一些新仿的家具,作偽者將家具上潑上淘米泔水或茶葉水,然後擱在室外的泥土地上,任它日曬雨淋,兩三個月裏反複幾次後,木紋自然開裂,油漆龜裂剝落,原木色澤發暗,顯出一種貌似曆經風雨的舊氣,但家具的底部卻非常新,與家具整體成色不協調。另外,市場上還出現過老房子裏的建築材料拚做而成贗品古代家具,這種木紋開裂、蒙塵包垢、灰頭土臉的老家具,從外形色澤上看,確實有一種曆經歲月磨蝕的感覺。這種家具的馬腳在於舊化沒有層次感,沒有過渡。第二,要看家具的各處榫卯接口是否嚴密,過分嚴密是新仿,即使外麵看上去再舊,也是新做的。第三,看家具的腿足部是否有糟朽,宗好如初的為新仿。另外,舊家具腿部因為經曆潮濕而變得陳舊,但非常自然。而新家具無論怎麼作舊,還是很不自然。如許多作偽者將桌椅類家具的四條腿埋在爛泥地裏,時間一長,這一截腿就會由淺人深地褪色,呈現一種水漬痕,很能騙過外行。但是真品的水漬痕一般不超過一寸,作偽的往往會過分。第四,注意接縫、拐角等連接處的細部。這一點也十分重要,許多作偽家具多擱幾天,就會出現收縮,露出新茬的地方令作偽者防不勝防。這一條在北方尤為靈驗。第五,要看禪眼的形狀,明清家具的榫眼是手工鑿的,都是方的,如果看到榫眼兩頭圓的,就說明是機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