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具中還有哪些品種?

中國古代家具式樣繁多,除了前文我們介紹的一些常見的家具,還有一些家具在這裏做一簡略的介紹。它們是繡墩、腳凳、衣架、麵盆架、鏡架。

繡墩又稱坐墩、鼓墩,是一種沒有四足的腰鼓型無靠背坐具,質地以木、瓷等多見。繡墩在戰國已經出現,最早時多用竹藤製成。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說:“腰鼓形坐墩,是戰國以來婦女為熏香取暖專用的坐具。”漢代,木質繡墩出現,形製愈發模仿當時的鼓,並且兩端表麵還釘蒙皮革,既舒適又耐磨。“繡墩”之名出現在唐代,當時墩麵蒙有兼具防塵和裝飾效果的繡套,因而得名。繡墩到了宋代,使川已相當普遍。從宋代的坐墩上,我們看到它往往保留著曆史演化痕跡,即來自藤墩的圓形開光和釘蒙皮革的鼓釘。在多數的明式木製坐墩上,依然以此為裝飾,就是瓷坐墩也不例外。明代繡墩的基本式樣是器身大開光,墩體矮碩,兩端小,中間略大,吸收了古代花鼓的特點,有的在上下兩頭各做出弦紋一道,雕出象征鼓釘的釘帽。腔壁的四周多為素麵,極少裝飾有圖案。清代坐墩具有較複雜的裝飾和較豐富的造型,大開光、起弦紋和乳釘紋等明代簡潔做法被摒棄,墩身外牆往往有三四層裝飾紋樣。墩體由矮碩趨向細高,坐墩高度增加。墩麵常常嵌有癭木、瓷片,以襯托其華貴。民國時期的繡墩略矮,多嵌大理石或硬螺鈿,一般與圓桌配套成堂。

衣架是一種有支架和橫杆,用於搭掛衣物的架子。衣架,即有支架和橫杆的用於懸掛衣服的架子,起源於東周至春秋。但形式不同,名稱也不相同。直者曰“枷”,釘在牆上的木橛用以掛衣,亦稱“椸”;橫架的木杆,用以掛衣曰“桁”,又叫“椸”。古代衣架其形式多取橫杆式,主要用於搭衣服而非掛衣服。兩側有立柱,下有墩子木底座。兩柱間有橫梁,當中鑲中牌子,頂上有長出兩柱的橫梁,兩端圓雕紋飾。衣架一般設在寢室內,大多放置在臥室床榻附近或者進門的一側,並與床、櫥、桌和椅等家具在風格上相互協調。宋代衣架已得到廣泛的使用。明代衣架,承繼古製,基本造型大同小異。下部以木墩為座,在兩個底座之上植立柱,在墩與立柱的部位,有站牙挾持,兩柱之上有搭腦,搭腦兩端出頭,一般都作圓雕裝飾,有雲紋、龍首及鳳首等花飾。中部大都有雕飾華美的花板,稱為“中牌子”。這種衣架的橫向結構非常適合披搭明代寬大的袍服,搭腦兩端可懸掛衣帽,與現代豎向的衣架結構完全不同。明清衣架的造型普遍簡練大方,構件注重圓潤流暢,裝飾風格簡潔明快,用料考究,做工精美細膩。進入民國以後,衣架有了現代氣息,衣架的搭腦被安裝衣鉤,中牌子的下端也裝上進深很小的抽屜,放置一些佩戴的飾物。

麵盆架,即承托麵盆類容器的架子,有圓形和四角、五角及六角各種形式。圓形盆架如大圓凳,略高,一般在70厘米左右,在板麵正中挖出與盆大小相當的圓洞,用以坐盆。帶角的盆架通常有幾個角就有幾條腿,而圓形的則不受角的局限,四、五、六腿均有。多為高束腰,三彎腿,下帶幾條交叉的橫牚,有的還附加霸王牚。盆架有的不用板麵挖洞做法,而用幾條交叉的兩組橫牚分別固定。

鏡架,又名“鏡支”。是放在桌子上或案子上的可隨意挪動的小型梳妝台。其形式多為一小方匣,正麵對開兩門,門內裝抽屜數枚,麵上四圍設欄,前方留出豁口,後沿欄板內,豎三至五扇小型屏風。屏風兩端稍內收,圍成弧形。正中擺設銅鏡,不用時可以收起銅鏡,把小屏風拆下放倒。還有的在上麵做成蓋子,使用時打開蓋子,支起鏡架,即可使用。也有的不用支架,而把鏡子直接鑲在蓋子的裏麵,不用時蓋好蓋子,好像一具匣子。這種鏡台,外出時便於攜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