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有哪些品種和特點?

屏風是一種有足或底座的,起間隔空間和遮蔽、裝飾等作用的屏板類家具。屏風的始用,從古史資料推測,可能早於周代。《禮記·曲禮》記載:“天子當依而立。”據“陳注”:“依狀如屏風,以絳為質,高八尺,東西當戶牖之間,繡為斧文,亦日斧依。”早期的屏風顯示禮教的作用較明顯。到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屏風的功能擴大,擋風、間隔空間、遮蔽、裝飾等都可以用屏風。《釋名》稱:“屏風,言可以屏障風也。”最早隻有座屏,漢代又出現了折屏,明清兩代甚至還出現了掛屏、床屏、枕屏、硯屏等等。

根據考古資料,最早的屏風實物是1966年湖北江陵望山戰國楚墓出土的一件彩漆座屏。這件座屏隻有15厘米高,是沒有實用價值的裝飾品。最早的實用座屏是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漆座屏,寬72厘米,通高62厘米。最早的實用折屏是1983年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大型實用折屏,該屏風是首次發現的類似於後世屏風的大型實用屏風,時代約為西漢武帝前期(公元前122年前後),比馬王堆出土的漆座屏時代稍晚。該屏風經複原後為可折疊三圍屏風,其中,正麵屏風為三間,每間約為1米寬,兩側有翼屏以折疊銅構件與正屏相連,翼屏寬度也為1米,總寬為5米,高度約1.8米(不包括頂飾)。古籍記載,這樣寬達3米的屏風需要“萬人之功”,製作的奢華與考究,在古代的實用家具中幾乎無出其右。

到唐代以後,屏風使用越來越廣泛,座屏都加上座子使其直立,不久一部分就演化成了插屏。可疊可開合的多扇屏拚合的曲屏成為屏風的主流。漢代以前屏風多為木板上漆,加以彩繪。到了宋代,絹製繡紋或紙質繪畫屏風漸漸流行。明清兩代的屏風種類很多,從形製來分有座屏、圍屏、插屏、掛屏等,若以質地分則更多,如玉屏風、雕鏤屏風、琉璃屏風、雲母屏風、綈素屏風、書畫屏風等等,不一而足。明代以前,屏風多趨於實用,主要用於遮蔽和作臨時隔斷,大多是接地而設。至明代開始出現純觀賞性的小屏,成為案頭清供,所做的炕屏(設在寢室後牆,充當炕圍子)、桌屏(陳設在條案和書桌上的小型插屏)等,形製雖小,卻不失屏風的形式。

座屏風多陳設在居室正中的主要位置,相對固定。它又分多扇和獨扇。多扇座屏為大型器物,成“八”字形。有三扇、互扇、七扇及九扇的,規律是都用單數。每扇用活榫連接,屏風下的插銷插在“八”字形底座上,屏風上有屏帽連接。這類屏風多數被放在正廳靠後牆的地方,然後在前邊放上寶座。在皇宮裏,每個正殿都有這種陳設。

圍屏,又稱曲屏風,是在漢代由原來的獨扇屏發展而來的一種可折疊的屏風。圍屏與插屏不同,圍屏既不用底座,也不安屏帽,多少隨意,最少兩扇或四扇,最多可達數十扇。無論數量多少,高寬度一律相同,每扇下部有矮足,隻須打開一定的角度使可直立。屏框用銅鉤連接,可拆可合。常用於臨時陳設,也可作室內的隔斷。用時打開,不用時折合收貯起來,其特點是輕巧靈便。屏心也和帶座屏風不同,通常用紙、絹裱糊,並彩繪或刺繡山水、花卉、人物及鳥獸等各式圖畫。有的用大漆髹飾,上麵雕刻各式圖畫。做工、手法多種多樣。由於紙絹難以流傳至今,所以現存明代傳世作品以木製和漆製為多,紙絹製屏風極為少見。一般說來,帶座屏風較重,曲屏風較輕。屏風擋住人們的視線,更突出了屏風前的陳設,造成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