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櫃類是供人們存放書籍、食品、、衣物等家具的,主要包括架格、櫥、櫃、櫃格、箱等五個主要品種。。架格,普通的形式為四根立柱,承托數層屜板,也有分格巧妙做工精致的。明代架格多為四麵空靈,也有在後麵和左右安裝欞格的。櫥,抽屜桌下麵又有一屜悶倉稱為櫥,一屜稱為悶戶櫥,兩屜稱聯二櫥,三屜稱聯三櫥,四屜稱聯四櫥。櫃櫥是在櫥的下麵加櫃門。這些家具作桌形或案形結構,保持桌、案的高度。案形結構的腿外側與板麵拐角處裝托角牙子,四腿帶側腳收分,具穩定感。櫃,分圓角櫃和方角櫃。明代圓角櫃因櫃的四框圓材而得名,且側角收分明顯,兩扇櫃門用兩塊整板,不加雕飾,突出木材自然美。方角櫃都用方材,四框方正平直,形體大小不一,最大者達四米有餘,以頂豎櫃最為流行。這種櫃都是成對的,兩櫃兩頂箱,所以又稱四件櫃。櫃格,是將櫃和格結合的造型,上部為格,用以陳設文玩器皿,中間有兩或二個抽屜,下部為櫃,可以貯存物品。箱,自古即為家居必備的存貯用具,有長方形或正方形。明代和以前的箱多作盝頂式,有圓形盝頂和方形盝頂之別。

椅凳類是供人們平坐的較小型的家具,主要包括椅、凳、墩等三個主要品種。椅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寶座五種。靠背椅,凡沒有扶手隻有靠背的椅都稱為靠背椅。包括搭腦橫梁出頭的“燈掛椅”、搭腦兩端不出頭的“一統碑式椅”等等。扶手椅,凡有扶手又有靠背的椅都稱為扶手椅。常見的形式主要有官帽椅、玫瑰椅、太師椅。官帽椅分為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官帽椅兩種。四出頭官帽椅的椅背搭腦和扶手的前端長出椅柱。南官帽椅的搭腦和扶手與椅柱結合不出頭,因在江南流行,故稱“南官帽椅”。在江南還流行一種低靠背椅,名為“玫瑰椅”。太師椅特指清代的屏背式扶手椅。圈椅,其名稱是從圈背上得來的,陳設位置多在堂屋正中方桌的左右。交椅,以椅腿交叉叮以折疊而得名。交椅到清中期以後就不再流行了。寶座即床式大椅,形式同於羅漢床,明代帝後像中所畫的寶座即床式大椅。明清凳,分有無束腰兩種類型。無束腰的,凡四腿直接承托座麵,麵下用牙條或橫牚,腿足多為圓形。有束腰凳的座麵下有一道縮進麵沿的腰部,這類凳腿足多用方材,其造型或鼓腿彭牙內翻馬蹄,或三彎腿外翻馬蹄,也有圓形五腿、六腿的。繡墩,又稱坐墩,明清墩的造型多為鼓形,在上下兩端各做一道弦紋和鼓釘,形體穩重端莊。

屏架類家具又可分為屏蔽類家具和支架類家具兩類。屏蔽類家具主要指供人們間隔空間和遮蔽裝飾的家具,主要包括圍屏、座屏,還包括掛屏。支架類家具是指擱置或支承東西的一類家具,包括衣架、盆架、巾架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