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南北議和(3)(2 / 2)

黃興接受留守新職後,遂將盧性正找來相商道:“性正,老袁已任我為南京留守總司令,我決定調你來總司令部當副官長。期望你能繼續協助我做好工作。你看怎樣?”

盧性正笑道:“好啊,不管他袁世凱要吹什麼風,反正是我們是老搭檔了,你說該怎麼幹,咱就照辦吧!”

“你要知道,留守這個職務也是暫時的,現在,留守南京的部隊有10萬之眾,這麼多的人,光吃喝就是個巨大的開支,而財政又指靠不了撥款,所以,我這個擔子不好挑啊。我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經費問題。必須盡快籌款,才能解燃眉之急。”

“這籌款是大問題,你準備怎麼解決?”

“我想自己專門抽時間去籌措,必要時要到上海或南洋去籌款。這留守的事,你就幫助多操點心,不能讓軍隊鬧事起哄。我如果不在南京,你就代我履行職責,可以全權處理所有公務。”

“好,你放心吧,我會盡力而為。”

黃興交代畢,即忙於籌款去了,盧性正從這時起,則坐守司令部內,每天協調處理著各種繁雜的大小事務,黎夢花這時也轉而到了留守府醫務室工作,兩人每天都會碰到麵,且都忙碌不堪地幹著各自不同的工作。

南京留守府設立後,麵臨著兩個大的難題。一是經費問題。財政沒有撥款,辦事經費全靠自己籌措。二是縮編裁撤軍隊問題。其時,駐守各軍達10萬之眾,這些軍隊原為拱衛南京及準備北伐使用,現在南北和談成功,不需北伐打仗了,軍隊當然要裁撤遣散。而哪些部隊需要裁撤,哪些部隊需要保留,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被裁撤的部隊工作難做,巨額的遣散費也毫無著落。黃興為此很傷腦筋。俗話說,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而南京臨時政府自成立以來,這經費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沒能很好解決。現在臨時政府北移,南京留守府隻是個過渡機構,日子當然更不好過了。

一天下午,黃興為籌款去了上海。盧性正在留守府內正值班。有值日官匆匆進來報告道:“盧副官長,卑職剛才接到警局報告,贛軍鄧立輝部嘩變,搶劫了白門橋、太平橋一帶的商店,你看怎麼處置?”

“敢搶商店,簡直無法無天。給我下令王芝祥軍長,讓他馬上派兵去平息叛兵。”

“是!”

值班參謀隨即以留守府司令部名義,電告駐寧的廣西王芝祥軍長,請其派兵鎮壓。嘩變的一夥叛兵當晚即被逮捕處決,局勢很快得到了控製。

過了兩日,黃興從滬返寧,見到盧性正就誇讚道:“性正,我這幾日不在留守府,聽說你下令派王軍長的兵平息了鄧立輝部的叛變,幹得不錯嘛!”

“你讓我當副官長,你不在時,就代任總司令履職,我可是遵守你的囑托才敢果斷處置此事件的。”

“很好,我不在,你就該這樣履行職責。維護好治安秩序。”

“可是,現在軍隊缺餉,要防止嘩變,得盡快籌集資金,才能解決問題啊!”

“我正在籌措談判,日本三井洋行最近答允可借款給留守政府,如果爭取到位,就能解決一些問題。”

“太好了,期望能早日談成。”

5月13日,經黃興多番聯係,南京留守政府與三井洋行終於簽訂了借銀35萬兩的合同。這筆錢到賬後,終於解了留守政府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