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前線督戰(2)(2 / 3)

三天後,陳其美、李平書等組織上海各界代表50餘人開會,籌組上海軍政府。會上,各防軍初推李燮和為滬軍都督,陳漢欽為上海總司令,但紳商各界都推舉陳其美為滬軍都督,雙方意見不洽,陳漢欽怕引起內訌,力勸李燮和退讓,李燮和乃讓都督於陳其美,自領兵到吳淞另組了吳淞軍政分府。始稱吳淞都督,繼而再改為光複軍總司令部。

盧性正知道李燮和與陳其美之間有著隔閡,遂又安慰他道:“你出讓都督是明智的,現在的時局太複雜,光複會也好,同盟會也好,都應該以大局為重,要擱置爭議,才能共同把反清的大業完成。所以,我覺得你的退讓是對的。現在,你組建了光複軍,一樣可為打擊清軍立下大功!”

李燮和點頭道:“我明白此理,咱們現在首要的就是不斷擴大光複軍的力量,黃興既派你來協助我,我就給你委任一個副官長之職,本司令部沒有副司令,你這個副官長就等於行使副總司令的職權吧,你看如何?”

“我初來尚未建尺寸之功,你的手下能服嗎?”

“他們都會聽我的,再說你也是革命黨的老資格了,又是黃興的助手,誰會不服呢?我看就這樣定了吧。”

“好,那我就上任了。”

兩人說至此,盧性正就在光複軍中留下,並與李燮和成了搭檔。

5、攻占南京

到光複軍沒幾日,盧性正隨李燮和從吳淞口乘坐軍艦,指揮水師部隊逆江而上,參與了會攻南京的決戰。

其時,南京尚在清兩江總督張人駿、將軍鐵良、張勳的控製之下。而新軍第九鎮統製徐紹楨自11月8日就率部起義,並從秣陵關進攻過雨花台,後因彈藥不濟而撤退到了鎮江、蕪湖駐防。11日,陳其美以滬軍都督的名義,去電光複後的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提議組織江浙聯軍會攻南京,並推舉徐紹楨為聯軍總司令。程德全、湯壽潛均複電讚同。隨即,江浙聯軍於13日在鎮江成立,先後加入聯軍的有鎮軍、蘇軍、浙軍、淞軍、滬軍,總兵力達萬餘人。李燮和派去的淞軍由黎天才領隊。16日,聯軍總司令徐紹楨在鎮江主持召開軍事會議,商定進攻南京的方案。決定分中路、南路、北路三麵進攻,即浙軍、鎮軍任中路,分別攻占紫金山與天堡城炮台;蘇軍任南路,由句容攻占雨花台炮台;淞軍任北路攻占烏龍山、幕府山兩炮台。23日,聯軍各部冒雨分頭進軍。24日,淞軍在原幕府山炮台軍官成鯤帶領下,順利進占烏龍山,25日清晨,又分兵占領幕府山。同日,浙軍朱瑞率3000人激戰清軍,攻占了馬群、孝陵衛一帶。28日,聯軍總司令部發布會攻南京城命令,接下來3天,聯軍各部與清兵展開激戰。至12月1日中午,江浙聯軍合力攻下了天堡城。而盧性正伴隨李燮和一起,這時乘軍艦也到了幕府山炮台督戰。兩人下了軍艦,在隨從們的護衛下向幕府山走去。黎天才這時率水師官兵走上前熱情迎接道:“李司令,您怎麼親自上陣來了?”

李燮和道:“現在兩軍交戰激烈,我哪能坐得住?我到你們炮台來,順便給你送了彈藥來,你不是正缺嗎?”

“多謝司令,你這是雪中送炭啊,有了彈藥,一切就好辦了。你就等著看我們炮擊城內的清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