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前線督戰(2)(1 / 3)

盧性正和黃興估計漢陽失守,武昌也將陷落,但清軍在攻克漢陽後,卻並沒有再進攻武昌。原來,雙方的代表經過溝通,這時達成了臨時停戰協議。

掌握著這場戰爭局勢走向大權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是袁世凱。本來,這老袁年紀已大,清廷已在數年前就免其職,讓他退養回了老家。可是,隨著武昌起義的爆發,南方各省都相繼宣布光複,清廷控製不了局麵,於是又不得不重新起用他。武昌舉義後的第3日,袁世凱即被清廷任命為湖廣總督。10月19日,朝廷又令長江一帶水陸各軍都歸袁世凱節製調遣。11月1日,清廷進一步授袁世凱為總理大臣,讓其組織內閣。至此,袁世凱就執掌了整個朝廷大權。

老袁上台後,那些原本都是他舊部下的北洋軍官們,這時都無不聽命於他,率第一軍占領漢口、漢陽的馮國璋,也是以老袁唯命是從。老袁叫他打就打,叫他停就停。所以,袁世凱的話,對他就是聖旨。當武昌起義初爆發時,老袁就算計這是個大好籌碼,可供他好好玩轉一下。利用清廷要倚重他的心理,老袁可借此打壓民軍;利用民軍想要求得共和勝利的心理,他又可在國民政府裏謀取最高職位。所以,老袁機關算盡,不斷派代表與武昌的民國軍政府聯係,時而議和又時而開戰,當清軍攻克漢陽的同時,袁世凱又會見英國公使朱爾典,請其出麵調停,表示願與武漢達成停戰協定。29日,老袁的兒子袁克定又密遣特使朱芾煌持汪精衛函,到武昌會見黎元洪,提出南北聯合,使清帝遜位並舉袁世凱為大總統。黎元洪召集軍政府會議後表示讚成。這樣,武昌至此就形成了停戰局麵。

4、出任副官長

兩日後,從漢口順利乘船抵達上海的黃興和盧性正,從報紙報道中知道武昌局勢已稍緩和,乃都鬆了一口氣。但縱觀全國的局勢,這時仍不明朗,南北對峙的局麵仍存極大變數。黃興乃向盧性正吩咐道:“現在南方各省大都宣布光複,唯有南京還在清軍控製之中。近日,徐紹楨在江蘇組織的江浙聯軍,正向南京發起會攻,李燮和指揮的光複軍水師部隊是參戰的勁銳軍,你可速去協助他作戰。”

盧性正立刻道:“好,我馬上去。”說罷,即乘車來到吳淞口,在光複軍總司令部找到了李燮和。

“燮和兄,老弟向你報到來了!”盧性正招呼道。

穿一身將軍服,正埋頭書桌看文件的李燮和,欣喜地抬頭應道:“哦,性正老弟,你來得正好,我身邊正缺人手哩,你是不是來幫我忙的?”

“是啊,這次我是奉黃興令特來為你們光複軍效力的,你歡迎嗎!”

“當然歡迎。”李燮和高興地伸手與盧性正握著道:“我們光複軍現在就需要你這樣的幹將人才。不然,我這總司令就會變成光杆司令了。”

盧性正坐下感歎道:“時局變化真快啊!想不到幾月未見,你就從南洋一個教書匠當了光複軍的總司令了!”

李燮和哈哈笑道:“這總司令是不假,可你要知道,能坐到這個位置上來,也是曆經了幾番風雨拚搏的啊!”

“這我相信。聽說這次上海起義光複,你就立下了大功嘛!按理,上海都督一職應該選舉你來當,卻不料讓陳其美那小子撿了便宜。”

“就是,這小子想爭奪頭功,他帶人去攻江南製造局,後又獨闖製造局,企圖說服守兵放下武器,結果身陷虎口,要不是我們派兵圍攻將他救出,他的命都難保!”

李燮和似對此事嘖有煩言。原來,這次光複上海起義之前,他在吳淞一帶運動軍警,成效很大。掌握實權的許多湘籍軍官都願意聽他指揮。11月2日,李燮和與陳其美等在民聲報社相會,商議同盟會與光複會共同行動問題,決定3日下午4點命令各路軍警易幟,宣布獨立。不料,3日清晨,起義事宜被清廷暗探隊長汪景龍偵知。李燮和聞此消息,立即決定提前起義。並及時通知了各營管帶和同盟會負責人陳其美。在李燮和指揮下,同光複會早有聯係的警備營管帶陳漢欽鳴槍為號,發起攻擊,宣布閘北獨立。下午3時,民軍攻占巡警總局。接著,在南市有朱少沂等領導的商團武裝起義,上海道台劉燕翼逃入租界。下午5時,陳其美率敢死隊和部分商團武裝向江南製造局發起攻擊,激戰一個多小時未能攻克,陳其美就在這時隻身闖入製造局,想勸守兵放下武器,結果被扣押。4日淩晨1時,上海商團等義軍再次發動進攻,接著,李燮和也派軍警投入戰鬥,到黎明時,製造局終被攻克,製造局總辦張士珩逃走,陳其美獲救。李燮和遂被推舉為臨時總司令,駐製造局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