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愛德華·費爾普斯--告別英倫(1890年)(1 / 1)

愛德華·費爾普斯(1882~1900),出身於美國大農場主家庭,法學博士,美國最著名的大律師之一。1860年進入政界,1885年出任駐英大使,直至1890年。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裏,費爾普斯竭盡全力為英美友誼努力,為發展兩國的友好關係立下汗馬功勞。在他卸任時,美英兩國政府和人民給予他相當高的榮譽,人民稱讚他是"友好情誼"大使。

市長先生、各位爵士、各位先生:諸位對我的親切致意,還有我的朋友市長先生和我的尊敬同行大法官閣下剛才對我的過譽之詞,對於這一切,一要是我說自己拙於詞令,無法用語言表達我的感謝,想必你們不會覺得奇怪。但是盡管我無法用言語表達,你們一定會相信,我的感情完全是真摯的、由衷的。我感謝你們,各位先生,不僅因為今天晚上你們在此為我舉行的宴會極其特別,遠非我所想的那些千篇一律的宴會,尤其因為你們使我有機會在這友好的氣氛中會晤眾多的良友。對於他們,我懷著深深的惜別之情。

……在這4年內,我出入你們之間,對你們有了很好的了解。我曾參加許多令人滿意的公開活動,到過許多家庭作客。英女王陛下受全國人民愛戴和美國人民尊敬,在她那次令人難忘的大典裏,我的心和你們一同歡欣慶祝。我曾和你們一同站在你們的不朽名人墓前默哀;我分享你們的歡樂。我一直盡我的微薄力量以增強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促進彼此更全麵、更準確的認識,加深我們之間真誠的感情。

這使我要就我們之間這種關係說幾句話。維係政府之間精神上的交流是最重要的,其價值不容忽視。但是,在現代,有關各國的立場態度,主要係於各國民眾之間全麵了解的感情。曆史帝王或統治者為滿足個人的野心和狂想而把國家卷入敵對行為之中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在文明國家之間,如果得不到本國人民真情的支持,就發動不起戰爭,彼此的和平也隻是空洞而渺茫的。隻有雙方人民要戰爭,兩國才能動武。除非產生誤解,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民是不會輕易彼此懷有敵意的。沒有任何龍牙比互相誤解更能種出仇恨了。要保障避免發生誤解,就必須加強英美兩國之間大量的、不斷增長的友好往來聯係。隻要這種交往繼續下去,我們兩國的關係就必然是友好的。有時我們可能遇到不幸的意外事件,我們的利益可能互相衝突,一方或他方可能犯錯誤,輕率或無知的人有時會口出刺耳之言:但是,不犯錯誤的人往往隻是什麼事也不做。同樣,一個不犯錯誤的國家隻能在極樂世界中才找得到,在這個有瑕疵的、風吹雨打、坎坷不平的塵世上是沒有的。不盡如人意的種種終究是轉瞬即逝的東西,它們不會觸及我們兩個民族的偉大心懷。它們隻是一時隨風飄動,然後便永遠消失--"埋葬在滔滔大海的深處。"

馮佳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