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管理方式。供電企業內部大多數實行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管理,一般地生產所需的物資包括大修理、生產維修、固改、農改工程技措、安措)等設備、材料及加工均由物資部門集中管理;對於基建部門用料如磚瓦、沙石、水泥、木材等建築材料,一般由基建部門或使用單位負責采購、備料和保管;對於行政辦公,文體和生活福利用品,勞動保護等方麵物資,一般由行政部門負責采購、保管和發放。這樣有利於抓住生產經營環節行使物資的日常供應管理更好地配合生產工作的需要,確保安全這一中心環節。另外,基建部門也可使基建任務與物質供應相吻合,當基建任務或進度發生變動時,易於做出及時靈敏的反應,反之亦然。
第四節 倉庫管殖
物資倉庫是供電企業各種資物的保管周轉儲備的重要場所,同時它又擔負著物資管理的多種業務功能,它的主要職責是:
搞好物資的進庫驗收;
保管好庫存物資,並做到帳、卡、物三者相符;3做好物資的發放和送料工作;組織物資的回收利用和修舊利廢;摘好物資的儲備與消耗的統計分析工作,發現儲備數量降至最低值時,應及時向物資部門負責人彙報以及時訂貨加以補充,為開展經濟核算提供第一線資料。
從以上五點職責來看,搞好倉庫工作,對於加強物資管理,促進安全生產,提高生產經營的經濟效益是有重要意義的。
一、物資的驗收入庫
搞好物資的驗收入庫,是對物資進行合理保管,合理使用的基本條件。搞好質量和數量的驗收,才能保證入庫物資符合合同規格,對不合格的物資驗收記錄又是進行交涉的依據。實踐證明,驗收工作上的馬虎失職,往往對產品質量物資管理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物資驗收工作的步驟一般可分為下列三步:
第一步:核對憑證,包括訂貨合同或協議書,送貨單位的質量證明書,裝箱單,磅碼單發貨明細表,運輸部門的運單或損壞記錄等。
第二步:檢驗物資的數量。一般應用計量方法進行檢數,可分全數檢驗和抽樣檢驗。對於數量大而供應關係穩定,證件齊全,運輸良好,包裝完整者,可采用抽樣檢驗。對無主要設備或證件不全,運輸不良者,可采用全數檢驗。
第三步:檢驗物資的質量。質量檢驗是把好進庫物資的重要環節,質量檢驗包括外形檢驗,材質技術鑒定。對貴重設備和儀器,還可借助儀器儀表進行實際測試:對於某些重要的和需要量大的物資,也可派員到供貨單位進行實地檢驗。驗收工作是要對物資在入庫前組織力量及時進行的,以利於加速物資周轉,及時處理驗收中發現的問題。對於違反合同或協議規定的供貨,應做好檢驗記錄,及時與供貨單位取得聯係,妥善處理。在交涉期間,要對不合格物資另行堆放,妥善保管,以便退貨。對於國外進口物資的驗收要份外嚴格,遇有違反合同規定的物資,應在索賠期內按照規定時交涉處理。
二、物資的保管和維護
物資的保管和維護,主要是通過合理存放,妥善維護,加強帳、卡、物管理,以達到物資入庫和使用方便;保持物資財富的完整,以減少自然損耗,杜絕積壓浪費,降低倉庫費用的目的。
物資的存放要有講究,要有便於收發,便於計數清點,利於倉庫容積的利用和降低保管費用的要求。實踐中,創了“五五擺放”、“四號定位,”就是一種合理的存放方法。
“五五擺放”,就是根據物資的性質和形狀,以“五”為計量基數,成組存放,它有整齊美觀,過目成數,便於清點的特點。“四號定位”就是把某種物品所在的庫、架、層、位號碼與倉庫帳頁上的貨號統一對口,發料時隻要弄清物資的名稱、規格,在帳頁上查明貨號,就可找到相應的庫、架、層、位,從而達到迅速、正確發料。
另外,對於絕緣設備、絕緣件的存放,要根據其物化性質和自然特點,防止絕緣降低,變質受損。物資的維護就是根據物資的理化性質,結合物資的儲存條件,對不同種類的物資所進行的一種維護和保養工作,保持一定的溫度和相對的濕度,采取防鏽、防腐、防黴、防潮、防老化措施等等。這種維護工作有的要定期進行檢查,有時要連續進行,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三、物資的發放
物資的發放是物資工作服務於生產的直接環節和最終目的,這也是物資管理的重要一環。物資發放的基本要求是:按質、按量、齊備、準吋、有計劃地發放物資,確保生產第一線的需要,嚴格物資出庫手續,防止不合理的使用,對用後多餘盼材料,應及時辦理退料手續,促進物資的節約使用。
實踐證明,限額領料製是一項行之有效的物資發放製度。它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按照生產計劃或設計編造材料,限額發料計劃,填寫限額領料單,物資部門根據限額發料計劃和限額發料單,由倉庫按計劃備料,對照限額發料計劃,憑單發料,逐項%銷。遇有計劃不周需要補領的,須經有關部門交涉後,由物資部門有關負責人簽發後方許補領料。
四、倉庫作業機械化與管理自動化
倉庫作業包括裝卸、運輸、堆放和貨物的存取等作業的機械化,以及倉庫管理的自動化,在供電企業生產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隨著四個現代化建設的突飛猛進,現代化企業對物資供應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物資供應的數量日益增多,而且要求品種齊全、準時,要求資金使用更加合理,采購儲存費用更加節約。如果倉庫作業還是停留在手工方式,那就勢必要加大庫房麵積/增加職工人數,提高倉庫費用支出,這是不能滿足現代化大生產的要求的,因此,就勢必要實現倉庫作業的機械化和管理上的自動化,才是根本的出路。
倉庫作業機械化和管理自動化,就可以充分利用空間,高架儲存,節約倉庫麵積;可以采取各種作業機械化,代替笨重的體力勞動,減少職工人數;還可提高作業效率,縮短物資存取時間,擴大庫房吞吐量;可以實行帳、卡管理機械化和自動化,提高管理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可以加速物資周轉,減少資金周轉,降低存儲費用。
倉庫作業機槭主要有:供起重裝卸用的各種吊車,行車,各種升降機,鏟車,電瓶車,皮帶輸送機,等等。
倉庫管理的自動化,包括由電子計算機提供各種物資收發和庫存變動的數據資料,供管理人員進行物資管理時使用;並應逐步發展到用電子計算機來控製倉庫作業與自動化管理係統,做到輸入規定的信息,計算機就可操縱作業機械,自動存貨、取貨、登帳、消帳;並根據要求,隨時提供物資收、發、存資料;對於超儲、低儲物資,可以自動報蒈,等等。
第五節物資的節約
物資供應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節約”二個字,這是供電企業降低成本,擴大盈利的必要條件。節約是社會主義國家合理使用物資資源,增加物質財富,擴大再生產;加速四個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長期的方針,根據供電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尤其是強調生產與節約並重的原則,在大修工作中,要防止大拆大換,在基建工作中要避免財大氣粗,要從節約中求擴大再生產,講究經濟效果。因此,物資部門既應管供、管用、又應管節約。供電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和各個環節均應把節約物資當作自己的天職和美德。
第六節 物資的統計工作
物資管理的統計工作是國民經濟統計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正確地反映著物資的供應、消費、庫存等各種物資的數量關係,並可據以分折其本質和內在的聯係,從而掌握物資的流通規律。因此,搞好物資的統計工作是加強物資計劃管理的不可缺少的手段。物資統計工作的任務是;
及時反映物資的資源、消費、庫存和流通情況,提供上級和本企業領導作為決策生產經營、改進管理的依據;
為編製和檢查各項物資供應計劃和消耗定額提供可靠準確的統計資料;
掌握物資流通動態和分布狀況,以便及時調度調劑,解決供需矛盾;
依據曆年來的物資統計資料,分析研究物資供應工作的發展趨勢,從而加強預見性,
物資統計工作必須嚴格遵循準確、及時、全麵係統四項基本要求。“準確”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統計數字必須來自實際,真實可靠,統計資料的數字必須準確無誤,做到“準中求快”、“準中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