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流水線(2 / 2)

“蕭兄弟,正找你那,新營帳以命人收拾妥當,然而尚有一事須蕭兄弟做主”。“楊大哥,何事需我做主?”蕭寒邊向楊智走來,邊說道。“大將軍下令十日之內,火速督造出箭簇20萬支備戰,軍令以下,所需材料幾何,我好速速準備”。蕭寒眉頭微皺,剛才查看賬簿時注意到隨軍工匠僅200餘人,10日內作出20萬支箭,每人每天近百支”。想罷之後對楊智說道:“楊大哥可準備鐵器5萬餘斤,木材等其他材料若幹,最緊要的確是在今天調集工匠,依我之圖造出爐具。”“好,那我即刻準備,工匠隨後就到。”楊智說完,急匆匆的趕去執行,

不多時,工匠便集合完畢,所需材料也已就位,蕭寒拿出剛畫出來的圖紙,告訴工匠們注意要點,隨即開始製造爐具而蕭寒就在施工現場,指導工匠修整,至傍晚時分,一座具有現代氣息的窯爐誕生了,采用了高塔煙囪的原理,提高了爐溫,每爐可煉鋼千餘斤,燃料淘汰了碳,采用的煤作為主要燃料,最讓人稱讚的就是導流槽的出現,可以把鐵水源源不斷的導入模具中,而減少人力的使用,第二天開始一試火,就完成了上萬隻箭頭的鑄造,至於箭杆製作有點麻煩吧。整個樹木切成距離相等,並箭杆打磨好,粘上羽毛備用,由於沒有更精細的度量單位隻有尺寸等大概單位,蕭寒又命人製作了一把銅尺,把寸均勻的分為10等分取名厘,把厘再分為10等分取名毫,箭杆,箭頭甚至羽毛或羽毛的粘貼位置都有了標準。為此還專門把正在鐵器房練手的胡不虧拉出來製作銅尺,蕭寒一隻相信專業的事交個專業的人做,不會錯的。

等開爐的時候胡不虧也過來觀看,看到鐵水連綿不絕的流入磨具中,之後降溫取出毛坯,隨後打磨,又有專人安裝製作好的箭杆,之後打捆封存,流水似的作業流程、讓人賞心悅目。前來觀看的胡不虧說:“我在軍中也有些年頭,如此製作箭簇還是第一次見到,尤其是導流槽,簡直是神來之筆”。蕭寒謙虛道:“大人過獎了,這麼誇我人家會驕傲的”。“咳咳..,”聽到如此別開生麵的回話,不虧險些被嗆到,為了掩飾尷尬,不虧拿起一支箭端詳著黝黑泛著寒光的箭頭,三棱的形態能夠更少的減輕空氣阻力,並能對敵方造成破壞性的創傷,即便不死也會留下難以愈合的傷口,每支箭簇一模一樣,幾乎沒有區別,簡直就是工藝品,讓人愛不釋手,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