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指導(二)(3 / 3)

2.測定摩擦係數

1)百分表調“零”。

2)把試驗機,依次記錄不加砝碼和加1至8塊砝碼時分表的讀數,再記錄依次減去砝碼時百分表的讀數,同時測定各載荷時軸承平均工作溫度,並填寫在實驗記錄表中。

3)加2至3塊砝碼,依次記錄轉速為100,200,300,400,500,600時百分表讀數,再依次降速,記錄苜分表讀數,同時測定各轉速時軸承平均工作溫度。

3.定油膜壓力分布

將試驗機升至600轉/分,加7或8塊砝碼在完全形成液體摩擦狀態時,記錄表讀數,並填入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4.卸載、減速、停機。

5.齒柚絲擦特性曲,轉計錄各輪轉速,各輪的摩擦係數和軸承特性,在16開的方格紙上繪出軸承曲線。

五、複習思考鹿

1.哪些因素影響液體動壓軸承的承載能力及其油膜的形成?

2.當轉速增加或載荷增大時,油壓分布曲線的變化如何?

3.曲線說明什麼問題?當軸承參數(如相對間隙)改變時,曲線有何變化?

實驗十軸係結構測繪

一、測繪目的

熟悉並掌握軸、軸承、軸上零件結構形狀與功用,工藝要求,尺寸關係以及軸、軸上零件的定位固定方式。

二、測繪要求

1.軸係結構分析

分析和測繪軸係實物(或模型)的結構,明確軸係結構設計需要滿足的要求。應了解軸的各部結構作用,形狀尺寸及其與強度、剛度、加工裝配的關係,軸上各零件的用途,軸承類型、布置、安裝調整方式,軸和軸上零件的定位及軸向固定方法,潤滑和密封結構等。

2.畫軸係結構裝配圖一張

將測量各零件所得的尺寸,對照軸係實物畫出軸係結構裝配圖,圖紙用方格紙,圖幅及例自定要求結構合理,裝配關係清楚,繪圖正確,注明必要的尺寸(如軸承間距、齒輪直徑與寬度主要零件的配合尺寸),寫標題欄和明細表。

對於因拆卸困難或需要專用量具等原因而難以測量的有關尺寸,允許根據實物相對大小和結構關係估算出來,或利用標準查出來。對支承的箱體部分隻要求畫出與軸承和端蓋相配的局部。

三、測繪設備

圓柱齒輪軸係,蝸杆軸係,蝸輪軸係,小圓錐齒輪軸係,大圓錐齒輪軸係等,每個學生可任選一種進行分析和測繪,軸係可以是實物或模型,均應包括軸、軸承、軸上零件,端蓋、密封件等。

工具采用3000110鋼板尺,遊標卡尺,內外卡鉗等。

四、複習思考題

1.軸為什麼做成階梯形狀?哪些部位叫做軸頸、軸頭、軸身和軸肩?它們的尺寸是怎樣確定的?軸各段的過渡部位結構應注意什麼?

2.軸係中是否采用了卡圈、檔圈、緊定螺釘、壓板、定位套筒等零件,它們的作用是什麼?結構形狀有何特點?

3.軸承采用什麼類型?它們的布置和安裝方式有什麼特點?軸承的鎖緊和固定是什麼結構?如何調整軸承遊隙及軸承軸向位置?軸係采用什麼密封裝置,為什麼?

4.軸上傳動件及軸承采用什麼潤滑方式?是否在軸承裏側采用了擋油環?它的作用是什麼?

5.軸係各零件的材料是什麼(如測繪模型樣品,要求選定各零件的材料)?

實驗十一減速器拆裝實驗

一、實驗目的

熟悉減速器的結構,了解減速器各零件的作用、結構形狀及裝配關係。

二、實驗要求

1.按正確程序拆開減速器及各軸係,分析減速器的結構及各零件的功用。

2.測定減速器的主要參數,繪出傳動示意圖。

3.測量減速器傳動副齒側間隙及接觸斑點,測量並調整軸承的軸向遊隙。

三、實驗垛備

一級齒輪減速器,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閩錐圓柱齒輪減速器,蝸杆減速器等模型和實物。

四、測量工具

遊標卡尺、鋼板尺、內卡鉗、外卡鉗、活搬手、百分表等。

五、實驗步驟

1.開蓋前先觀察減速器外部形狀,判斷傳動方式、級數、輸入輸出軸,觀察有哪些箱體附件。

2.擰下箱蓋、底座聯接螺栓和端蓋螺釘,拔出定位銷,借助起羞螺釘打開減速器箱蓋。

3.邊拆卸邊觀察,並就箱體形狀,軸係定位固定,潤滑密封方式,箱體附件(如通氣器、油標、油塞、起蓋螺釘、定位銷等)盼結構作用、位置要求和零件材料等進行分折。

4.畫傳動示意圖,測定減速器的主要參數等,將測得的參數記錄在表中,傳動示意圖也應注明必要的參數。

5.小結減速器結構設計中如何考慮裝拆要求及裝拆過程中應法意的問題。

6.將減速器複原,在未上蓋之前檢查齒輪的齒輪間隙、接觸斑點和軸承的輸向遊隙。

7.測定法向側隙。用塞尺法測量直齒輪較為方便,對於斜齒輪,先測得四周間隙後,按公式算得法向側隙。測量圓周側隙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作晃動齒輪分度圓的切線方向裝千分表,並盡可能地晃動齒輪,千分表指針的擺動量就是圓周側隙。二是利用傳動精度檢查儀測出該晃動齒輪的晃動角度值,再乘該齒輪的分度圓半徑獲得。

用光澤法檢查接觸斑點。在輕的製動下,齒輪副運轉一段時間後,確定從動輪齒麵上實際接觸摩擦痕跡的分布情況和尺寸。接觸痕跡斑點的大小在齒麵展開圖上用分比計算。

沿齒高方向,接觸痕跡的平均高度力與工作高度力之比,即沿齒長方向,接觸痕跡的長度"扣除超過模數值的斷開部分與工作長度之比即檢查是否符合標準中所規定的接觸精度要求。

8.軸承軸向遊隙的測定與調整。固定好百分表,用手推動軸至一端,然後推至另一端,百分表上所指示的晃動量即為軸向遊隙的大小。檢查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增減軸承端蓋處墊片組進行調整(對卡入式端蓋用調整螺釘或調整環調整軸向遊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