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十二章:紫氣觀我回來了(2 / 2)

“若你我師徒再見,你還肯叫我一聲師父,為師便心滿意足了。”

墨寒雖然心情很差,可他也並沒有太過傷心,隻不過想到姐姐如此,師父也是如此,心中不免有些焦慮而已。

三年的修行,雖然墨寒依舊搞不清楚,什麼是天道,什麼才是大道。

不過他也不再是當年一無所知的雛,他也懂得了許多的東西。

在他心裏,也有了自己對道的理解。

其實所謂的道,無非就是一個偽命題,沒有一點實際的東西。

也不是說道就是虛無,虛假的東西,而是它與修行的關係真的不大。

道與佛皆有自己的理念與想法,你若認為道的理念是對的,你便是道,你若認為佛的理念是對的,你就是佛。

並非一定要穿上道袍才是道教弟子,並非要剃光頭,點上幾個疤來自殘,你才是佛門弟子。

古時有大詩人李白,也不見過他有奉過三清,可他依舊是道家的弟子。

至於修行上的道與佛,其實也差不多同一個概念。

佛家講究的是四大皆空,四大若皆空了,便是佛門弟子。

而道講究的卻是隨遇而安,既不刻求,也不避讓,這便是道。

雖然膚淺,可這是墨寒自個對道的理解。

尊行了人有人道,妖有妖道,草木有草木之道,山水有山水之道,這便是天道。

可何為大道,墨寒始終無法理解。

天地之玄黃,蒼穹之奧妙,也確實不是三年就能理解的東西。

倒是羅候真身才是真實的東西,墨寒也學的實在。

這可能就是濁氣道人所說的,天道可傳,大道不可傳的真諦吧。

濁氣道人也不曾讓墨寒刻意去學習什麼大道,也沒有教他什麼實際的東西,隻是讓他記住一句話,天道可傳,大道不可傳,僅此而已。

記就記吧,反正也就九個字而已,墨寒自然不會刻意去忘記。

羅候真身分為了四個境界,分別是聚,築,結,凝。對應著修行的四大境界,聚氣,築基,結丹,凝元。

每一大境界又分有初,中,後三個境界,共十二小境界。

三年的修行,墨寒也算是突飛猛進,他已經步入了聚氣中期,即將達到聚氣後期的修為。

隻可惜近些時間,他的修為進展很不理想,幾乎到了停滯不前,可能也因此,濁氣道人才會離開吧。

墨寒缺乏的是鍛煉,錘煉自身,這便與佛門有所不同。

道講究的是水到渠成,不刻意,也不避讓的修行方法。

一味的苦修,豈不成了佛門弟子,而道有道基,若是兩相徑庭,豈還有道佛之分。

說白了,他這是根基不穩,須要去磨礪自己,修為也才有水到渠成的可能。

墨寒自然知道師父的意思,他站了起來,不再悲傷,望向了瀑布的源頭,目光變的無比明亮。

“紫氣觀,我回來了。”

墨寒一聲大吼,聲音如滾滾驚雷,與瀑布傾泄而下的響聲交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