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有人深遠地影響了曆史(1 / 1)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億萬富翁,美國最著名的企業王朝的創建人。是美國曆史上最有爭議的企業家,是一個古怪、狡詐、多有創見、令人難忘的人物。

洛克菲勒出生在鄉間,父親是個犯有重婚罪、行為放蕩的假藥販子,母親是個循規蹈矩的清教徒。家境十分貧寒。1855年,15歲的洛克菲勒花了40美元在福爾索姆商業學院克利夫蘭分校就讀三個月,這是他一生中接受的惟一的一次正規的商業培訓。18歲時,他從父親手中以一分利貸款1000美元,與克拉克合作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主要經營農產品(相關,行情)。美國的南北戰爭把20多歲的嗅覺靈敏的洛克菲勒變成了一個富人。

戰爭給洛克菲勒創造了發展的新天地,而戰後的經濟繁榮又給充滿活力、機警敏銳、貪得無厭的他帶來了無數的機遇,僅以4000美元的投資與他人合作成立了石油公司,這位資本家從此一頭撞進了黑金之河,財富從油井裏噴湧而出,源源不斷。無與倫比的商業才智和貪婪的天性使他在短期內創建了美國最有實力、最令人生畏的壟斷性企業——標準石油公司而發跡,成為世界首富。

撲朔迷離的洛克菲勒雖然聚斂了巨額財富,但自己的生活非常儉樸,而且時時刻刻都在給他的兒女們灌輸他那一貧如洗的兒時的價值觀。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對金錢有著狂熱的追求,他曾經說過:“你們盡管踢我罵我,但我還是按照我自己的方式行事。”

在52歲的時候,幾種老年性疾病都提前在他身上發作起來,是繼續“搏”還是馬上“退”?在權衡了利弊後,洛克菲勒聽取了醫生的忠告,選擇了後者。他給自己重新定位,調整了與公司間的關係,隨後到大自然中靜心頤養,逐漸恢複了健康,一直活到92歲才“無疾而終”。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像洛克菲勒這樣節儉成性、貪得無厭的資本家,竟然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慈善家。截止20世紀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他讚助的醫療教育和公共衛生是全球性的。他一生直接捐獻了5.3億美元,他的整個家族的慈善機構的讚助超過了10億美元。中國受益尤多,接受的資金僅次於美國,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中國醫學委員會,由該委員會負責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這所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現代知識的醫學人才。他的讚助不僅是給原始醫學致命的一擊,還給慈善業帶來了一場革命,洛克菲勒的慈善行為更多地致力於促進知識創造和改善公共環境,這完全超越了個性,更加富有神話色彩,其影響更為廣泛,意義也更加深遠。

洛克菲勒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奉獻行為,使人們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參差不一,在他的身後留下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聲。他集虔誠和貪婪、同情心和凶殘狡詐於一身;他是美國清教徒先祖們毀譽參半的傳統之化身,鼓勵節儉和勤勞,同時又激發貪婪的本性。

在他去世時,美國各家報紙登載訃告紛紛把他說成是樂善好施的大慈善家,隻字不提那個殘忍的托拉斯大王——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一位檢察官是這樣稱讚這位他曾經問訊過的、搪塞敷衍的證人的:“除了我們敬愛的總統,他堪稱我國最偉大的公民。是他用財富創造了知識,舍此更無第二人。世界因為有了他而變得更加美好,這位世界首席公民將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