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沈若峰在這場交易中並不吃虧,相反他還占了大便宜。
用了比洪荒級星艦稍高的價格,到手的卻是一艘超越洪荒級的星艦。更不用說,沈某人是以舊艦的價格買到一艘剛下線的新艦。
這一裏一外沈某人的便宜占得大了。這讓他不得不懷疑,裝備部是不是有什麼“陰謀”,是不是誰打算坑自己一把。
不過等他跑到船塢親眼核實了那艘上未完工的星艦之後,一直提著的心放了下來。那是一艘嶄新的星艦,石語檢查過後也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
如果說有什麼缺陷,那就是部分乘用空間布局極其不合理。
這艘星艦的設計似乎有些問題,設計者過於專注於星艦動力、火力和防禦方麵的提升,無意間導致很多客艙位於“噪聲區”。
而全艦的物資儲存區域空間比例過小,僅與中型星艦大致相當。
真要是按照星盟軍標準戰鬥配備,這艘星艦恐怕沒多少天的續航能力。
不過這對沈若峰來說不算什麼,空間探索對艦船要求很高,但對人員數量上的要求則寬鬆的多。
不誇張的說,如果不考慮戰鬥的情況,沈若峰自己就能操控著星艦翱翔於宇宙之中。
沈若峰從船塢回哨所之後,就開始與原生喆協商“合作事宜”。當然,所謂合作不過是沈某人往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兩人商議待“刑天”修複完畢,原生喆的探索團隊再次開始空間探險時,沈若峰以個人身份自備星艦跟隨他們一起行動。
沈若峰自稱跟著去隻為學習如何開展空間探索。期間無論任何有價值的發現,絕不與原生喆團隊分享發現權。簡言之,他是跟去打醬油的。
如此條件原生喆自然欣然答應下來。不但可以落下順水人情,探索團隊的安全更多了一份保障。有同級別甚至更高級別星艦陪同,總好過單槍匹馬孤身前往未知星域探險。
“刑天”是原生喆為他那艘正在修複中的星艦起得新名字。
據原生喆說,刑天是上古時代的某位神靈,戰敗後頭顱被人砍了下來。但他不敗不餒,化乳|頭為眼、肚臍為嘴。左盾右斧,奮戰不止……
老頭洋洋灑灑介紹星艦新名字時,沈某人不禁在心中腹誹。那位神靈是頭被砍了,和您老人家那星艦是一碼事?您那明明是屁|股被“砍”了……
原生喆忙於刑天的修複工作,沈若峰在籌建自己的探索團隊,無論哪一方的進度都沒那麼快完成。
沈若峰掰著手指算星艦交付日期,把前期籌備工作都扔給了肖白郎。
肖白郎目前是沈若峰團隊中第一個、也是唯一正式人員,擬任星艦機動戰鬥小隊隊長。
雖然前期籌備不過是招收人手而已,也足夠肖白郎忙的焦頭爛額了。至於沈若峰的那艘星艦,距離交付還需要一段時間。
330年9月初,沈若峰正在為星艦起名字的事傷腦筋。眼看快要交付使用了,到現在還沒有確定下來星艦的正式名稱。
沈若峰研究了很久才發現,想給星艦起個好名字也不那麼容易。不但寓意要好,還要朗朗上口不能有不良諧音。
更重要的是——還不能和別艦重名。
以上三點任意一點都不難,但要把這三條綜合起來考量就沒那麼容易了。
星艦航海時代至今幾百年時間,艦船符合上述三點的名字不知凡幾。但越往後越不好起名,“撞衫”的機率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