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技校“教會我活要活出個人樣(2 / 2)

”青春無罪,是我不懂!”

送給懂的人,我此生不變的性格!

2010年10月8日與同學聚餐後作

書歸正傳,那天晚自習我一如既往的沉浸在古人所描繪出來的精神世界中,我清楚的記得那天我被吳文英的一首《唐多令惜別》所打動。”風拂芭蕉,心添新愁,月圓滿越覺得孤獨,不敢登高遠視,怕勾起回憶的傷。很多陳年舊事,不再被想起,如落花如雲煙如流水飄渺而過,難覓蹤跡。燕子已經南飛避寒,而像我這種人卻還遲遲不肯離去,那垂蕩下來柳條係不住你的裙帶,卻係住了我將要遠去的行舟!“

《唐多令:惜別》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燕辭歸、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係行舟。

正當我沉浸在吳文英所描繪的別離之苦,心中之愁的淒美畫麵中。這時我們班一個精神不太好的女生(說她精神不太好不是我對她的故意報複,她是真的精神不好,聽認識她的人說,她的男朋友劈腿與她分手後選擇自殺,幸虧被她母親及時發現救回了一條性命,後來精神就有些不太正常,高中念的好好的,突然不念了說什麼就要上技校,結果技校考了3年才考上,以前她長得挺漂亮的,不想現在這麼又胖又黑的。亂七八糟的事還有一堆我也記不清了。)

湊過來搶過我的書陰陽怪氣的說:“呦,你還看這種書呢?”聽得出言語中充滿了瞧不起。像是在問我“你能看懂麼?”

然後看到我在本上自己寫的詞,問我:“這是你寫的?”我說:“嗯。”她冷笑了一下說:“拉到吧,別吹了,你能寫出什麼東西來。”

我知道她精神不好不與她一般見識也沒理她。誰知她並沒有善罷甘休,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硬是要和我過不去。隨後她趴在我的桌子上,眼神冷漠的對我說:

“你不要覺得你和我們不一樣,我還以為我和你們不一樣呢。其實我們都一樣,我們的這輩子都離不開礦山了,注定以後就是看著別人臉色混日子的人。”說完她就安安靜靜的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回到了自己位置。

班級裏吵吵鬧鬧,沒有人會注意到我這裏發生了什麼,但聽完這番話後,仿佛我的世界一下子凝固了。那些打打鬧鬧的同學,後麵唱歌的“小帥”。同桌那個“娘娘腔”似乎頃刻間在我的身邊如落花如青煙如流水般飄渺,難覓蹤跡了!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感覺,當你沉浸在末件事情中時,即使你當時身處在嘈雜的環境中,但你卻覺得這裏除了你其餘的什麼都沒有。

當時這番話雖然不好聽,但卻如醍醐灌頂般驚醒了我,我不知道她為什麼像抽風似的,來我這說那麼一堆有的沒的,或許是她在我身上看到了她自己的影子?

我也不知道她那番話是不是故意對我說的,還是她說給自己聽的,但她的一番話徹底的讓我想明白了,這裏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不想和他們一樣,我活著我學習我的付出不是為了混日子,不是為了下井挖煤,我不甘心在我十幾歲的年齡就已經看到了未在幾十年的生活。

那天我回到寢室一夜沒睡,第二天一早我管班主任借來電話。打給我的母親:“媽,我要去上高中。”

電話那頭:”等你爸下班回來我和他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