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在“純真年代”泡吧(1 / 2)

葉文玲

擇一處雅靜地,邀一二知己,泡一壺好茶,山南海北地聊將起來,直到日落烏啼,直到夜闌燈炧……最是大快人心事,最是我向往的一種餘生閑情。

這十多年擇住杭城,與西湖相鄰,按說這份人生快事得來不難吧?卻又常被冗務所擾,總是閑情難尋。

這話不說也罷,因為,住在杭州再歎這個絕非苦的“苦經”,外地的朋友不說你是矯揉造作,起碼也不脫“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嫌疑了。

一個“忙”字,更不是理由。

想來想去,以下的緣由才是主要的:還是因為最稱心的雅靜地沒個好尋處,有的茶館茶園雖在眼前,但與店主不熟悉,進去了不過是茶客一個,單是說話,單是品茶,也總不能盡大興,總不能“爛泡”到人家要打烊收攤還不肯罷休吧?

看來,要緊的還是這:如果光有地場沒有氛圍,如果光有桌椅沒有品味,就是說,如果光有茶喝沒有書看,沒有一本絕好的書來作“茶引子”,那麼,友朋之間閑話再多,怕也說得味淡了。

不成想,我的這種種絕非“閨怨”的微怨,在“純真年代”忽的都被消彌得一幹二淨!

九月末,因了某種機緣,在杭城這家獨一無二的“純真年代”書吧泡了整整一晚上,那感覺真好!

這二年,各地大興旅遊景點,與此相應的各色酒店茶坊,亦如千樹萬木林立於熱鬧街市。這些個店堂,光店名就是仿古摹洋的大集萃,而布置呢,有的豪華有的花俏,那學洋的尤其擺置得真假難分,恍惚間還真教你以為是到了紐約或者巴黎。但是,說實在的,燈紅酒綠看得多了,就教人膩歪,心裏頭不由越發惦念起如上麵所說的那種既有茶又有書也可有點小酒的雅靜地場來。

卻原來,我惦念向往的,就是一種書吧。

“純真年代”就是一家書吧,就是我惦念向往的那種書吧。酒吧茶吧見得多了,書吧在杭城,端端是第一家。

它坐落在古蕩“亞洲城花園”附近,避開了杭州城最熱鬧地場,卻又是交通便利處。一塊不大不小黑白分明的招牌高高挑起,那招牌圖案委實就有幾分巴黎的“鳳凰書店”的味道呢。

一進門,別致的門檻設計,一下子就能讓人入迷——透明的“空心道”中,幽幽的地燈映照出幾本非常出色的書——讓來客踩著某種世界名著進門——準確的說法是讓世界名著招引來賓進門,那感覺,一下子就好到家了。大門偏旁的一扇窗前,偏又設了個小去處,藤蔓簇擁中有一條隻容兩人傍坐的“情人凳”,這坐處的別致就在於:即使不是情人,到這兒也有個私密的說話地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