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蜃樓——鬱達夫(1)(1 / 3)

十二月初旬的一天晴暖的午後,滬杭特別快車誤了鍾頭,直到兩點多鍾,才到杭州城站。這時候節季雖則已經進了寒冬,但江南一帶的天氣,還依舊是晴和可愛,所以從車站西邊的柵門裏走下來的許多旅客中間,有一位仿佛新自北方來的,服飾穿得很濃厚的中年紳士竟惹起了一般人的注意。他的身材瘦而且高,麵貌清臒,頭上帶著海龍皮帽,半開半扣地披在身上的,是一件獺皮圓領的藏青大氅,隨著了許多小商人,閑惰階級的婦女男子下了車,走下天橋,走出柵門的時候,他的皮帽皮衣,就招引了一群車夫和旅宿的接客者把他團團地圍住。他操的是北方口音,右手提著一個黃色大皮筐,皮筐的麵上底上,貼著許多張的外國輪船公司和旅館的招紙,一見就可以知道他是經過海陸幾千裏路來的。

他立在車站前麵的空地上,受了這一群人的包圍,幾乎一時決不定主意,究竟去投哪一家旅館好,舉起左手來遮住陽光,向四麵了望了一周,他才叫一位立在他右側的車夫,拉他上西湖邊上去。

正是午後杭州市民上幣的時候,街上來往的行人很多很雜,他躺在車上,行過薦橋大街,心裏盡在替車夫擔憂,怕衝倒了那些和平懶弱的居民。斜西的太陽,曬得利害,天上也沒有雲翳,車正過青年會附近的一塊地方,他覺得太暖了,隨把大氅的紐扣解開,承受著自西北湖麵上吹來的微風。

經過了浣紗路,要往西走向湖麵上去了,車夫就問他究竟想上哪家旅館去?他遲疑了一會,便反問車夫,哪一家旅館最好?車夫告訴他說:

“頂大的旅館是西湖飯店和新新旅館。”

“這兩家旅館中間,算哪一家好些?”

“西湖飯店不過是新開咯,兩家的價錢,是差不多的。”

“那麼就上西湖飯店去吧!”

在飯店門前下了車,他看看門外掛在那裏的旅客一覽表,知道這飯店裏現在居停的客人並不多。他的孤寂的麵上,不知不覺竟流露了一種很滿足的表情出來。被招待進去,在一間靠西邊對湖麵開窗的房間裏住下之後,茶房就拿了一張旅人單來叫他填寫,他拿起那張單子,匆匆看了一遍,提起筆來便順手把他的姓名籍貫年齡職業等寫下了。陳逸群,北京,年三十歲,自上海來,為養病,職業無。茶房拿了出去,走不上幾步,他忽而若有所思地皺眉想了一想,就立刻叫他回來,告訴他說:

“我這一回是來西湖養病的,若把名字寫出去,怕有朋友來找我,麻煩不過,最好請你別把名字寫在一覽表上,知道麼?”他說話的神氣雖則很柔和,但當他說話時候的態度,卻很有威嚴,所以茶房隻答應了一聲“是”就出去了。

洗了手臉,喝了幾口茶,他把西麵的窗子打開,隨著和風映進來的,是午後陽光裏的西湖山水。西北南三麵,回環著一帶的青山,山上有一點一叢的別墅禪林,很靜寂,很明顯的綴在那裏。山下的樹林,木葉還沒有脫盡,在淺淡之中,就寫出了一片江南的冬景。長堤一道,橫界在湖心,堤前的矮樹,村裏的環橋,都同月下似的隱隱約約薄印在波頭蕩漾。湖麵上有幾隻散漫的小艇,在那裏慢慢地遊行。近旁沿著湖塍,緊排著許多大小的遊湖船隻,大約是因為一年將盡了,遊客蕭條,幾個劃船者,拖長了顏麵,仿佛都隻在太陽光裏,作懶噪的閑談。他獨自一個,懶懶地向窗外看了一眼,就回到床前的桌子上來,把他帶來的皮筐打開來檢點東西了。

皮筐裏除平常更換的衣服之外,還有幾冊洋書,斜夾在帕拉多耳和牙膏牙刷等雜品的中間。他把一件天青的駱駝毛的棉袍拿出來換上,就把脫下來的大學和黑羔皮的袍子,掛入東邊靠牆的著衣鏡櫃裏去,回頭來又將房裏桌上床上的東西整理了一下,拿了一本紅色皮麵的洋書,走向西邊窗口坐下,正想開始閱讀的時候,短促的冬日,已經貼近天竺山後的高峰,湖上的景物,也都帶起日暮的濃紫色來了。

是上弦新月半規未滿的時候,湖濱路上的行人車輛,在這黃昏影裏,早已零落得同深宵一樣,隔一條路的馬路兩旁,因為有幾家戲園酒館的原因,電燈光下,倒還呈著些許活氣。市民來往的雜喚聲,車鈴聲,間或聽得出來的汽車聲,混合在一處,仿佛在替杭州市民的無抵抗、不自覺的態度代鳴不平的樣子。

陳逸群一個人踏著黃昏的月影,走出旅館來,在馬路上走了一回,覺得肚子有點饑餓了,就走上一條橫路裏的酒家去吃夜飯。

一入酒店,他就聞著了一種油炸魚肉和陳酒的香味。自從得病以來,煙酒是應該戒絕的,但他的素來的輕生的僻性,總不能使他安然接受這醫生的告誡,所以一經坐定,他就命夥計燙了一斤陳酒。當他一個人在慢慢獨酌的中間,他的瘦削的麵上,漸漸地帶起紅色來了。他舉起潮潤的兩隻大眼,呆呆向街心空處看了一陣,眉頭鎖緊,唉的歎了一口氣,忽而麵上籠罩了一層憤怒的形容。他仿佛是在回憶什麼傷心的事跡,提起拳頭,向街心擎了一擎,就“咚”的打向桌子上來。這時候幸虧夥計不在,身旁的幾張桌子上,也沒有人在吃飯,向四麵一看,他倒自家覺得好笑了起來。在這回憶裏停留不久,他平時的冷淡的枯寂的表情,又回上他的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