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蠔的巨石
從韶山村口出發,車向西行7公裏到一山坡下。韶山市宣傳部小何當向導,沿山道向山那邊走去。上到半山腰,隻聽流水淙淙,山溪蜿蜒。原來這裏是名品牌“滴水洞礦泉水”的水源井,井深280米。
翻過山坡,見半山坡上,一塊巨大山岩平地拔起,兀然而立,高約兩丈,如巨龍昂首,雄視山坡下的田疇。奇怪的是,方圓20裏山地全是黃泥土,未見一塊岩石,此石似從天外飛來,讓人觸目驚心。巨岩正前方五步之外,有一水潭,遠看半畝方塘而已,看不出什麼奇特處。走上潭沿,見水麵平靜如鏡,天光雲影徘徊,潭水幽藍,深不可測。
我們一夥正在茫然,上屋走出一個白發老者,給我們講解潭與石的來曆。
原來這潭底與15裏外的滴水洞相通,無論旱澇,不溢不涸。從前有孽龍隱藏,夜間吞食牛羊,危害地方。觀音菩薩見其作惡多端,手揮佛帚,從烏石峰上趕來五萬斤巨石鎮於龍頭。
巨石雄踞於此,每逢世事巨變,石身夜發紅光。孽龍潛入潭底,地方得以太平。百姓感念觀音功德,稱巨石為“石觀音”,四季多有祭祀。
“為什麼現在許多人稱此石為‘紅石’呢?”
老人臉上笑出一朵金絲菊:“毛主席五歲時,曾拜這塊石頭為‘幹娘’,所以叫‘石幹娘’。偉大領袖毛主席拜過的石頭,當然是‘紅石’啦!”老人哈哈大笑。
漁樵閑話不足信,我們便查閱了一係列資料。國外出版的幾種《毛澤東傳》,都有這樣的記載:毛澤東五歲時,母親帶他去拜了“石幹娘”。
湘中風俗,讓幾歲孩兒拜人拜樹拜石,稱“幹爹”或“幹娘”,意在多一些嗬護,祈求健康成長。這是很常見的事。
毛澤東是否真拜過這位“石幹娘”呢?
原來,1893年12月26日清晨,毛澤東降臨人間。其時,父親毛順生23歲,母親文七妹26歲,在此之前已生兩個男孩,都夭折了。對毛澤東,全家倍加嗬護。1898年毛澤東5歲,下麵的兩個弟弟也已出生。父母怕這個方頭大臉一派福相的孩子“命”太大,以至於“上頂下踩”,便千萬百計讓他拜“幹娘”。這天,母親帶毛澤東去娘娘家(外婆家),走到巨石下,讓孩子向石頭拜了幾拜,拜了“石幹娘”。毛澤東排行第三,從此父母家人以及鄉人都叫他為“石三”或“石三伢子”。
巨石下的山路,是韶山通往湘鄉東山常佳閣外婆家的古道。文七妹經常帶孩子回娘家,讓孩子拜了“石幹娘”,是合情合理的。
還有一件逸聞,毛澤東1959年回韶山,請鄉親們吃飯。毛澤東問,人到齊了嗎?大家說到齊了。毛澤東笑道,我看還有一人未到,這就是我的“石幹娘”呀。
一直在對石發呆的小龔忽叫道:“你們看這是個‘老外婆’呢,頭上戴的圓紗帽,眼鼻清晰,麵目慈祥。”可惜當時天下小雨,拍不好“外婆”形象。
白發老人指指田野:“你們看,田畈那邊就是湘鄉文家常佳閣,望得清清楚楚的。”山下田疇的那一邊,竹樹濃蔭處,有屋合儼然,雞犬之聲相聞。
我們感謝老人的指點。轉過身來,隻見鞭炮紅紙,如山花撤滿一地。老人說,這幾年可熱鬧啦,四縣八鄉的小孩都來拜這位石幹娘。
我們一群人也都雙手合十,一個一個輪流拜了下去。是祈求吉祥,也是對偉人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