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成功家教篇(三)(1 / 3)

未曾進校門學問亦非凡——學者穆勒成才的故事

按部就班地上小學、中學和大學,固然培養人才的一條道路,可是,一個英國男孩,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竟然在父親的指導、教育下,成為一名大學問家。他就是約翰?穆勒。

1.早期教育、早日成才。

約翰?穆勒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經濟學家、邏輯學家。穆勒3歲學古希臘語;7歲就能閱讀《蘇格拉底言論集》等原著,同時又開始學習拉丁文,12歲開始學微積分等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14歲出國留學,16歲開始把讀書與寫作結合起來,邊學習,邊從事理論研究,提前跨入了理論研究的大門。

穆勒在許多方麵做出了重大發現,他在歸納邏輯方麵提出“穆勒五法”,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在經濟學認識論方麵,他提出了改革資本主義分配關係的觀點;在哲學認識論方麵,他發展了休謨的經驗論;在政治、倫理學方麵,穆勒也有所建樹,闡述了民主、自由功利主義觀點。中國近代啟蒙者嚴複翻譯的西方著作中就有兩部是穆勒的專著《穆勒名學》、《群己權界論》。

2.父親巧指導,兒子善鑽研。

穆勒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小穆勒的父親,詹姆斯?穆勒,是一位曆史學家、心理學家,他從自己的心理學研究中,十分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決定親自對兒子進行係統的早期教育,並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穆勒的父親雖然是一位學者,但他並不是把自己的知識灌輸給自己的孩子,而是引導鼓勵孩子學習,培養孩子的求知欲。正像穆勒在《自傳》中所說的那樣:“我所受的早期教育有很多長處。很多青少年所受的教育是填鴨式教育,結果他們的能力絲毫沒有發揮出來。他們的思想和觀點都是被別人硬塞進腦子裏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發展。我所受的教育並不是這樣。我父親反對填鴨式教育。他的教學方法不是讓我跟在他後麵拉著我走,而是讓我跟他並排前進,或者盡可能地讓我走在前麵。如果是想一想就明白的問題,他決不教我,而是說你自己想想看。當我確實想不出時,父親才給我解釋。”

小穆勒1歲多時,父親就開始教他說話、認字,以期早日掌握母語——英語。3歲時開始教他學希臘語,並親自為他做希臘文、英文對照的單詞卡片,掌握了一定量的單詞之後,父親就指導他閱讀希臘文讀物。父親並不係統地教他語法,而是針對閱讀中不懂的句子進行解釋,穆勒六七歲,就讀完了柏拉圖《對話集》等深奧的希臘著作。穆勒該上小學了,但他的父親覺得學校教育方法枯燥單調,填鴨式地灌輸知識,就讓穆勒繼續在家裏學習,按以前的要求繼續讀書。父親自己雖忙於著書立說,搞研究,但他對穆勒的指導十分耐心,循循善誘,從不斥責孩子。這樣,小穆勒自己讀了許多著作,包括《魯濱遜漂遊記》、《一千零一夜》、《堂吉訶德》、《古代史》、《英雄傳》等文學、史學著作,學習了算術和初等數學,並且閱讀了許多希臘文經典原著。同時還學習了拉丁文,並掌握了希臘、拉丁文這兩種從事學術研究的基本語言。十一二歲的穆勒掌握了中學生應具備的各種知識。

十二三歲的穆勒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到穆勒14歲,已經掌握了相當於大學畢業生的知識。當穆勒掌握了豐富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後,父親設法擴大了孩子的視野,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就把他送到法國留學。經過一年多的法國學習生活之後,穆勒走上了學術研究之路。

父親對穆勒要求很嚴,星期日父子倆都不休息,父親怕一整天的休息會破壞已形成的學習製度和習慣,忘記星期六學到的知識。但父親也不是讓孩子整天死讀書本,而是讓他勞逸結合。父親每天早飯前帶孩子出去散步,講述各種故事,堅持鍛煉,在回家的路上,讓穆勒講述昨天的學習收獲。在父親的培養下,穆勒形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每天在卡片上做筆記,記下重點、疑問,經常拿卡片與父親交流,父親也經常提出疑問,要孩子回答,並做出糾正、補充。

在父親的指導下,穆勒形成了自學的能力,他在幼兒期就學完了高等知識。實際上,穆勒的才能是在一般人之下的,他父親也沒有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傳授知識。他隻是從父親那裏接受了早期教育,形成了對知識追求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