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別人成功家教的經驗,對家長是有借鑒意義的。下麵就分別介紹一些少年成才及成功家教的經驗。
“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源自這裏——電腦神童李勁成長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娃娃,他圓圓的腦袋被一雙大手一摸,就導致了國家計算機教育方針的改變。事情是這樣的:在1984年2月16日的上午,鄧小平來到上海展覽館參觀科技成果展覽。小平同誌走著走著,突然眼睛一亮:隻見前麵有兩個十三四歲的小孩,正在用自己編的程序軟件,表演機器人下棋,唱歌。鄧小平興致勃勃地走了過去,和兩位小朋友親切交談。了解到他們的電腦水平,老人家十分高興,他撫摸著一個小男孩圓圓的頭,意味深長地對身邊的當地領導和工作人員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對中國的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個被撫摸過圓腦袋的幸運男孩,名叫李勁,當時隻有13歲。僅僅7年後,當別人剛剛從高中升入大學的時候,他已成為清華大學電子工程係的博士生,從事圖像壓縮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工作,他是中國最年輕的博士生。
從高中到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一般需要10到17年的時間,而李勁隻用了4年多的時間。1991年3月,他剛過完20歲生日,就進入了博士生的行列。現在,李勁正在美國留學深造。人們把李勁稱作“電腦神童”。這位“電腦神童”的父母親怎樣把李勁培養出來的呢?
1.李勁的父母培養李勁多動腦筋。
正如李勁自己在談到其成長道路時所說的:“我不是天才,隻是比別人更善於動腦筋罷了。”
李勁的多動腦筋與他的父母的精心培養是分不開的。李勁的爸爸、媽媽都是普通的中學物理教師。在李勁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經常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數字和李勁一起做數學遊戲,啟發他思考。李勁學會做加減法了,媽媽就引導他學乘法,小李勁很快背會了乘法口訣,媽媽就教他除法。一天,鄰居上三年級的小姐姐在小凳子上做數學題,他站在小姐姐後麵一邊看,一邊就把這些題目的答案一個不錯地一一說了出來。這個時候,他隻是一個上幼兒園的小孩子。隔壁阿姨看了大為吃驚,把這一事情告訴了李勁的媽媽。李勁的媽媽說:“這孩子不過愛動腦筋罷了。”
李勁的父母幫助李勁從小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碰到什麼難題,不喜歡按部就班地去解答,而是把難題分解。這種新的思維方式,常常引起同學甚至老師們的驚訝。剛上高一的李勁,還沒有學過立體幾何課程,就被推薦參加美國數學邀請賽。有關立體幾何的題目,他竟然用平麵幾何的方法推導解答出來,並取得了上海賽區第一名的好成績。
2.李勁的父母多方麵培養李勁的能力。
作為中學教師,李勁的父母深深體會到,光靠學習功課開發智力是遠遠不夠的。爸爸媽媽決定多方麵培養小李勁的才能。一天,爸爸對李勁說:“李勁,學下象棋好嗎?”小李勁回答說:“好哇!”於是父子倆就擺開了陣勢。李勁對下象棋有了濃厚的興趣。這樣,他不但學會了下象棋、打橋牌,還喜歡唱歌、欣賞音樂。在很小的時候,李勁的中國象棋、國際象棋下得就不錯了,橋牌也能打。他還常常引吭高歌,自我欣賞。這些活動既豐富了課餘生活,也使他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促進了競爭意識,養成了全麵整體考慮問題的習慣。
3.李勁的父母培養李勁良好的個性品質。
李勁的父母認識到,孩子一旦在吃、穿、玩上多花時間和精力,就會分散在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於孩子以後的成長。因此,他們在重視開發智力的同時,還培養李勁生活上不貪圖享受,不亂花錢,也從不用金錢刺激孩子學習。李勁從來不在自己穿著打扮方麵花時間。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李勁就不要家裏寄錢了,靠學校的獎學金就夠用了。寒假回家時,還把餘下來的錢交給媽媽,讓媽媽買了家裏需要的東西。
李勁生活儉樸,當學習、研究感到勞累之後,往往隻是睡一個好覺,課餘讀一些武俠小說,換換腦筋,如此而已。
在李勁父母培養下,李勁還形成了追求科學事業、不受外界不良風氣影響的獨立精神。有人對他說:“在紛紛經商、下海的環境中,你苦心鑽研尖端科研課題,不感到寂寞嗎?”李勁卻說:“如果有寂寞感,就不是搞計算機的!”李勁不但具有了科學家的知識能力,而且還具有了科學家的崇高精神境界。
中國第一位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謝軍的成功與家庭教育
2000年12月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比賽順利結束。中國的年輕棋手謝軍戰勝了對手,成功地奪回了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
謝軍是怎樣成功的呢?她成功的背後,是自己的勤奮努力、教練的辛勤指導,父母進行的良好家庭教育。
1.謝軍的奮鬥曆程。
謝軍邁向世界冠軍的腳步是十分堅實的。1988年,18歲的謝軍正上中學,首次參加國際象棋比賽,在澳大利亞就奪得了世界青年錦標賽的第四名和亞洲青年錦標賽的個人冠軍。1989年,謝軍在全國青年錦標賽(男女混合編組)和全國女子個人錦標賽中均名列榜首。1990年,謝軍先參加了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分區賽、區際賽和候選人賽,在連續擊敗數名世界名將後,以兩個第一名和一個第二名的成績獲得出線權,並成為女子國際象棋特級大師。
1991年2月,在決定世界冠軍挑戰歸屬的候選人決賽中,謝軍以3勝3負的成績,擊敗了前南斯拉夫國際女子特級大師艾麗薩?瑪裏奇,奪得了向世界冠軍瑪婭?齊布爾達尼澤挑戰的權利。8個月後,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爭奪戰中,年僅21歲的謝軍經過15盤激戰,以4勝9和2負的成績,戰勝了保持世界冠軍頭銜達13年之久的前蘇聯名將齊布爾達尼澤,成為中國,也是亞洲第一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從而打破了歐洲人對這一位置64年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