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小兒常見疾病的推拿治療(一)(1 / 3)

一、呼吸係統疾病

(一)小兒呼吸的特點

人體時時刻刻都有對氧氣的需求,氧氣經呼吸係統進行氣體代謝,將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出去,隻有這種新陳代謝不斷地進行,才能保持身體各個係統的正常活動。任何組織細胞離開血液帶給的氧氣,一刻也不能生存下去,人體對氧氣的需要遠遠超過對食物甚至於水的需要。可想而知,在生長發育突飛猛進的兒童時期,對氧氣的需求量相當大,如嬰兒的需氧量為成年人的兩倍。

兒童的呼吸係統同其他係統一樣,還未完全發育成熟,呼吸器官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弱點,如孩子的胸廓不同於成年人,樣子像個圓桶,肋骨與脊柱幾乎成直角,胸部的肌肉不發達,因此,呼吸運動的幅度就小得多,好像總處於吸氣狀態,肺泡的數目少,肺的容量及肺活量即吸入的最大氣量很小。兒童需氧量大,氣體代謝旺盛,而肺活量及活動範圍又小,這就形成尖銳的矛盾,隻有用加快呼吸來解決這個矛盾,小兒每分鍾呼吸次數是成人的兩倍。但小兒大腦皮質及呼吸中樞對呼吸調節能力差,易出現呼吸急促、呼吸節律不齊或暫停。

因此,不要把孩子的胳膊約束得太緊,孩子醒來的時候應當讓胳膊自由活動,稍大的孩子可讓他們在床上隨便翻滾、爬動,這樣有利於胸廓及胸部肌肉的發育,促進呼吸及氣體代謝。

兒童哭實際上是一種呼吸運動,哭的時候呼吸深度明顯加大,肺活量也隨之增大,這是促進氣體代謝的好時機。孩子一般在室內活動,因此,應注意居室環境,居室內的空氣一定要保持新鮮,具有一定的濕度。孩子的呼吸道血管豐富,黏膜嬌嫩,空氣太幹燥了容易出血,也易發炎,潮濕的空氣對保護呼吸道黏膜大有益處。戶外是最好的氣體交換場所,那裏空氣新鮮,含氧量多。冬季稍涼點的戶外空氣,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的血管運動,使其收縮舒張,運動靈活,是預防呼吸道炎症最好的方法。因此,應爭取讓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

【呼吸頻率】

小兒新陳代謝旺盛,需氧量高,但因嬰幼兒鼻腔短,後鼻道狹窄,氣管與支氣管管道口徑小,胸部短,呼吸肌不發達等解剖特點,使呼吸量受到一定的限製,小兒隻有增加呼吸次數來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故小兒呼吸頻率比成人快。年齡愈小,呼吸次數愈快。新生兒平均每分鍾呼吸40~45次,3歲小兒平均每分鍾呼吸25~30次,而成人則平均每分鍾呼吸16~18次。

【呼吸節律】

新生兒與嬰兒由於呼吸中樞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易出現呼吸快慢不均,稱之為呼吸節律不整,屬生理現象。各種呼吸係統疾病均可引起呼吸節律異常,在中樞神經係統疾病中是中樞性呼吸衰竭的先兆。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節律異常有兩類:

1.呼吸過速

小兒由於胸廓解剖特點的限製,要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隻有采取淺快的呼吸作為消耗能量最少的方式,故小兒呼吸頻率較快,年齡越小,呼吸越快。呼吸過速,常見於呼吸道感染或中樞神經係統疾患,或見於心、肝、血液係統疾患。某些病例與精神因素有關,不一定與病情的嚴重程度相平行,呼吸幅度一般都較淺,也有較深者。代謝性酸中毒時所見的為深長的呼吸。

2.周期性呼吸

呼吸的深度和次數發生不規則的周期性改變,最常見的為潮式呼吸。其發生可能與腦缺血有關,多為嚴重疾病的征兆;較少見的為間歇呼吸(畢歐呼吸),特點為呼吸的間歇延長,因此,呼吸次數明顯減少,每分鍾不到10次,常是中樞神經嚴重受損的表示。

周期性呼吸偶見於正常的小兒,尤以睡眠時多見。

【呼吸形式】

嬰幼兒呼吸肌發育不全,胸廓活動範圍小,呈腹式呼吸;隨年齡增長,呼吸肌漸發達,膈肌下降,肋骨由水平位逐漸傾斜,小兒大多出現混合性呼吸,即胸腹式呼吸。從呼吸運動的進行過程可知,呼吸運動主要依靠兩部分呼吸肌的舒縮來完成,分別表現為胸腹兩個部位的活動。一是肋間外肌舒縮引起肋骨和胸骨運動,引起胸廓前後、左右徑增大,表現以胸部活動為主;一是膈肌收縮,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表現以腹部活動為主。吸氣時,膈肌收縮,膈的隆起部下降,上腹部髒器如肝、脾等隨之下降,於是前腹壁向外突出;呼氣時則相反,前腹壁向內複位。以肋骨和胸骨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叫胸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的呼吸運動叫腹式呼吸。

【免疫特點】

嬰幼兒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含量較低,呼吸道黏膜也缺少分泌型IgA。而分泌型IgA是黏膜表麵重要的抗菌及抗病毒的免疫因素,12歲才達到成人水平,故小兒防禦能力低下,易患呼吸道疾病。從這一方麵也可理解中醫兒科理論中“肺為嬌髒”的概念。

(二)咳嗽

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實際上咳和嗽往往同時出現,故一般統稱為咳嗽。咳嗽是外感六淫,或內傷諸因所致肺失清肅而壅遏不宣引起的以咳嗽為主症的病症。咳嗽是小兒肺係疾患中常見症候,一年四季皆可發病,而冬春季節多見。外界氣候冷熱的變化,常能直接影響肺氣宣肅,造成咳嗽。小兒髒腑嬌嫩,防禦外邪能力差,更易發生本病。

現代西醫學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病均可出現咳嗽症狀。

【病因病機】

由於小兒髒腑嬌嫩,肌膚柔弱,易受風、寒、熱等外邪侵襲,亦易受內熱、痰濁幹擾,造成肺氣阻滯,肺失宣降,肺氣上逆而咳嗽;或因小兒體質素虛,感冒日久不愈,正氣耗傷,肺陰不足或肺氣虛弱而致咳嗽;或因小兒脾胃素虛,加之飲食不節,導致脾失健運,水濕內停,化為痰濁,上蓄於肺,使肺氣不得宣降,而致咳嗽。

【病症表現】

雖然有許多因素可影響肺的正常功能,引發咳嗽,但臨床上一般根據病因將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小兒以外感咳嗽多見。

外感咳嗽,起病多急,病程較短,初起多有發熱,怕冷,流涕,打噴嚏等證。臨床上以表證、實證、熱證居多。

內傷咳嗽或為肺髒自病,或因他髒之病傷及肺髒,起病多緩,病程較長,往往有各髒腑功能失調的證候,而無邪犯肌表的症狀。臨床上以裏證、虛證、寒證居多。

1.外感咳嗽

咳嗽,流涕,鼻塞,發熱,怕冷。外感風寒者,明顯怕冷,無汗,咽部發癢,舌苔薄白,指紋紅;外感風熱者,發熱重,微出汗,咽紅腫而痛,舌質紅,薄黃苔,指紋紫紅。

2.內傷咳嗽

久咳不愈,身微熱。陰虛者幹咳無痰,夜間睡時大量出汗,手足心發熱,心煩,舌紅少苔,指紋淡紅;痰濁咳者,痰多泛嘔,胸悶,氣息短促,頭昏沉,精神疲憊,苔白膩,指紋暗紅而滯;肺熱咳者,咳嗽氣粗,麵赤唇紅,咽幹口渴,煩躁便秘,舌紅苔黃,指紋紫紅;肺氣虛者,咳聲無力,神乏氣短,白天出汗多,吃東西少,舌淡,苔薄白,指紋淡。

【治療方法】

1.外感咳嗽

(1)治療原則疏風解表,宣肺止咳。

(2)推拿處方有兩種:

推坎宮40次、開天門40次、運太陽40次、清肺經200次、順運內八卦100次、推揉膻中200次、揉肺俞100次。

順運內八卦100次、清肺經200次、清肝經200次、清胃經200次、清天河水100次。

2.內傷咳嗽

(1)治療原則健脾養肺,止咳化痰。

(2)推拿處方有兩種:

補脾經200次、順運內八卦100次、推揉膻中150次、揉乳根乳旁50次、揉肺俞100次、捏脊6遍。

順運內八卦100次、揉二馬100次、補脾經100次、補肺經100次。

【隨症加減】

1.外感咳嗽

肺部如有幹性音可加推小橫紋100次;如痰多、有濕性音則去清胃經,加揉小橫紋100次。

2.內傷咳嗽

久咳體虛喘促加補腎經100次;陰虛咳嗽加揉二馬100次;痰吐不利加揉豐隆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