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特點
春季,是指從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2月初至5月初的一段時間,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各種生物開始萌生,呈現姿榮,自然界呈現出一種新生的狀態,萬物欣欣向榮,春歸大地,陽氣生發,冰雪消融,蟄蟲蘇醒。
此時人的生理變化主要是陽氣升發。春天生機勃勃,大地回暖。人體內陽氣也順應自然而向上向外舒發,故這時人們應該充分保護體內陽氣,使之充沛並不斷旺盛起來。
此外,春暖花開時節,人的情緒活躍,新陳代謝日趨旺盛,血液循環加快,能耗相對增加。新陳代謝與肝髒相關,春天是肝髒疾病及其相關疾病複發的季節,因而說“春應肝而養生”。
養生方法
一、飲食調養。
春季易多吃辛甘發散之品,辛,有發散的作用,有升散之功,以助陽氣升發。但不宜食大熱、大辛之物,如人參、鹿茸、附子等,以免升發太過。春季要少食酸。酸味入肝,且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且足以影響脾胃的適化功能。
二、精神養生。
春季養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在風和日麗的春天,宜踏青問柳,登山賞花,以利春陽生發。
三、起居調養。
春回大地,人體的陽氣開始趨向於表,皮膚腠理逐漸舒展,肌表氣血供應增多,而肢體反而困倦。往往日高三丈,睡意未消,然而睡懶覺不利於陽氣生發,因此在起居方麵要求晚臥早起,起床後宜在室外散步。此外,立春後,溫度開始升高,可冷空氣頻繁,早晚較冷。加之人的腠理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春天不宜立即脫去棉衣。特別是年老體弱者,減脫冬裝尤宜審慎,不可驟減。
四、運動調養。
在寒冷的冬季裏,人體的新陳代謝緩慢,藏精多於化氣,各髒腑器官的陽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後應加強鍛煉,使春氣生發有序,陽氣增長有路,符合“春夏養陽”的要求。
推薦食材
山藥、菠菜、萵筍、薺菜、芹菜、油菜、香椿芽、春筍、雪裏紅、綠豆芽、香菜、雞肉、雞蛋等。
鮮嫩筍尖粥
材料
大米100克,鮮筍尖60克,香菇30克。
調料
香蔥末3克,鹽5克。
做法
1大米淘洗幹淨,備用;筍尖洗淨,切斜段,焯水備用;香菇泡發,去蒂,切絲。
2鍋中倒入適量水,放入大米煮開,轉小火煮20分鍾,加筍尖、香菇絲、香蔥末、鹽再煮約10分鍾即可。
主婦心得
米煮20分鍾後,再加入鮮筍尖、香菇絲,這樣既可以使原料同時成熟,香菇的香氣還可充分融合到粥中。
春回大地之時,我國民間有著許多與春天相關的食俗,以迎接春天的到來。如春餅、春韭、春筍、春芽等,吃出滿嘴的春香,滿心的春綠。
營養師叮嚀
筍尖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特別是膳食纖維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
新鮮竹筍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一般人吃筍基本上不會有損健康,但有過敏體質的人不宜過量食用。
野百合花粥
材料
糯米100克,百合花10克,筍尖30克。
調料
鹽5克,味精少許。
做法
1糯米淘洗幹淨;百合花洗淨;筍尖泡水,切絲,焯水備用。
2鍋中倒入適量水,放入糯米煮開,轉小火煮20分鍾,加入筍尖絲、百合花煮開,加入調料煮熟即可。
大廚支招
等米煮到七成熟時再加入百合花,這樣可以保持百合的鮮度。
營養師叮嚀
百合花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等功效。用於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症的食療。
莧菜香米粥
材料
香米60克,紅豆、莧菜各40克。
調料
蔥絲、薑絲各3克,鹽5克,味精、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香米、紅豆分別淘洗幹淨;莧菜洗淨,切小段備用。
2鍋置火上,加入適量水,放入小豆煮15分鍾,再放入香米煮20分鍾至稠,加入莧菜段、薑絲、蔥絲、鹽、味精、胡椒粉攪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