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描述
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克,或含未消化食物、膿血、黏液等。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
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複發性腹瀉。
腹瀉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它同時可伴有嘔吐、發熱、腹痛、腹脹、黏液便、血便等症狀。腹瀉還可直接引起脫水、營養不良等,具體表現為皮膚幹燥、眼球下陷、舌幹燥、皮膚皺褶。
保健方法
搞好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是預防腹瀉的關鍵。
1.動物性食品或海產品在食用前必須煮熟、煮透。
海魚、海蝦、海蟹、海蟄等海產品中常存有副溶血弧菌(又稱嗜鹽菌),人們吃了未熟透的上述海產品後,可引起副溶血弧菌的感染;又如豬、牛、羊、雞、鴨等動物內髒、雞肉、蛋及乳製品常汙染有沙門氏菌,因此人們在購買各種醬製品或熟肉製品後,在進食前應重新加熱,以防沙門氏菌感染。
2.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
剩飯、粥、牛乳、乳製品、魚、肉、蛋等易受葡萄球菌腸毒素的汙染,若被人們食入可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因此,剩飯、剩菜等在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也應加熱後再食用。
推薦食材
羊肉、山藥、紅棗、白扁豆、豆腐、胡蘿卜、土豆、南瓜、冬瓜、茄子等。
山藥羊肉粥
材料
糯米100克,小米、羊肉各50克,山藥80克。
調料
料酒10克,鹽、味精、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糯米、小米分別淘洗幹淨;山藥洗淨,去皮,切丁;羊肉洗淨,切丁,加料酒、鹽醃製10分鍾。
2鍋內倒入適量水,放入糯米燒開,轉小火煮20分鍾,放入小米攪勻燒開,放入羊肉丁煮10分鍾,再放入山藥丁燒開,煮至米爛粥稠,放入鹽、味精、胡椒粉調味即可。
大廚支招
羊肉丁及山藥丁要切得大小均勻,這樣便於同時成熟。
營養師叮嚀
糯米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磷、鈣、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有健脾暖胃,益氣補虛的功能。山藥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止瀉的功能。羊肉富含優質蛋白質、鐵、磷、鋅、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D等,有補益脾胃,利水除濕的作用。此粥具有補脾止瀉,補氣暖胃的功效,適宜脾胃虛弱的慢性腹瀉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