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向土佛老爺借新衣和碗筷(1 / 1)

傳說,很久以前,居住在土佛山附近的人們生活非常困難。婚喪嫁娶,請客吃飯等,生活必需品中的鍋碗瓢盆,甚至結婚衣服都要互相借用。當地民間“打歌調”中,至今還傳唱有“大姨媽的花鞋,是借來呢”的唱詞。那年,有戶姓李的男子要娶媳婦,無奈家中一貧如洗,連一件討親穿的新衣服都沒有,更莫說用碗筷待客。難得的是,那男子心地善良,對爹媽孝順,是個左鄰右舍公認的大孝子。尤其對土佛老爺十分虔誠,所以好人終會得好報。

眼看討親日子已經臨近,接待客人用的鍋、碗、瓢、盆以及娶親穿的衣服尚無著落。正當他爹媽想不出辦法急得直歎氣的時候,家中卻發生了件意想不到的怪事。離娶親的日子隻有七八天時,不知是咋想起的,男子的父親對其母親說:“兒子現在要討媳婦了。俺家也應該朝拜一番土佛老爺,感謝這些年來對我們一家的保佑。”

怪的事就發生在其父親朝拜土佛的當天晚上。那天,李老倌獻過土佛,回家後感覺有點疲倦,天一黑就上床睡了。進入迷迷糊糊的夢境中,見到一位穿古裝的白胡須老人向他走來。李老倌是個規矩厚道的人。他見那位氣度不凡的老者向自己走來,就趕忙迎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者作揖請安。並客氣地問老者:“請問前輩從何而來,到何處去?”那老者所問非所答地道:“一弓搭雙箭,一人站旁邊。曰字加直不加點,不作田、由、申、甲猜”。李老倌不識字,也聽不懂老者講的是啥意思。但老人說的幾句話他已經牢牢記在心裏。那老者拉過李老倌的左手翻過掌心看了一眼,說:“你兒子結親事急,家中欠缺碗和衣。難得孝子心忠厚,何時需要何時取”。

李老倌雖然不識字,話又不多。但聽老者的口吻倒滿有“仙氣”。尤其他聽懂了老者答應借給兒子討媳婦急用的衣物和碗盞。他馬上道:“請問神仙,借碗筷和衣物是真的嗎?”老者道:“佛家不打妄語。”李老倌又問:“請問神仙,實物要到何處取?”老者道:天亮寅時,漢家東門,燒三炷香,黃錢五張,一個醋湯。叩三個頭,自見分曉。

李老倌突然從夢中驚醒。回想起夢中所見所聞,令他疑惑不解的是,那位白胡子老者說的話雖然藏頭露尾,但其中肯定隱藏著奧妙。他去找村裏那位教書先生,把昨晚夢中白胡子老者所說“一弓搭雙箭,一人站旁邊”以及“曰字加直不加點,不作田、由、申、甲猜”的話照著學說了一遍,請教書先生幫破解其中意思。那教書先生摸了摸稀疏的山羊胡須,不停地在手掌上比劃了一陣,然後搖頭晃腦地說:“一弓搭雙箭,一人站旁邊”,這是個“佛”字。“曰字加直不加點,不作田、由、申、甲猜”,“曰字中間加一直,不字頭上加一點,這是一個神字嘛!啊呀,李家兄弟,你恐怕是遇著土佛老爺嘍。”李老倌突然醒悟道“啊呀,真是呢。那老者不是告訴我,到漢家東門取嗎。”教書先生:“李家老弟,那就趕快按神仙指點的話去試一試吧!”

娶親前三天,李老倌把兒子叫到跟前,把自己如何做夢,以及見到一位老人指點,又如何去請教書先生破解的話都講給兒子聽。他讓兒子趕快去準備,當天夜裏一塊到土佛山試一試。父子倆洗幹淨臉腳,一夜沒有合眼地熬到“寅時”。看看東方發白,父子兩趕快拎起燒得發紅的那塊醋湯石,扯了些青蒿子蓋在石頭上。到了土佛山,父子兩按老者的指點,找到土佛東門位置。在一樽土佛底下果然有個直徑不足三尺的深洞。父子倆恭恭敬敬地把三炷香插在洞口,又燃燒了五張錢紙。然後在鋪著青蒿子的石頭上澆點水。燒得發紅的石頭經冷水一淋,隨即冒起蒸氣,那氣體帶著青蒿子清爽的香味熏向洞口,這是人們稱的打醋湯。父子倆低頭閉目虔誠地跪在那裏磕頭。過了一會睜開眼睛一看,洞口真的擺放著幾籮筐嶄新的鍋、盆、碗筷、還有幾套新服裝。

土佛山可以借碗筷衣服的消息不脛而走。時間不長,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大家一傳十,十傳百,你去借,他去借,最後大家都去借。亂七八遭什麼人都想去土佛山借衣物和家具來講一講排場,享受享受,擺一擺闊氣。凡是去借碗筷衣服的人都如願以償了,這樣的時間一直過了若幹年後,出了件憾事。有一戶人家生娃娃請滿月客,去向土佛老爺借碗盞和新衣。那戶人家很不講衛生,吃完酒席連碗盞都洗不幹淨,這還不算,更遭糕的是嬰兒母親把不滿月的娃娃的尿布掛在土佛裝碗筷的籮筐邊晾曬,並且,所借的衣服也被孩子尿了尿,這褻瀆了神靈,從此後,土佛山再也借不到碗筷和衣物了。不過,據說當年能借出碗筷和衣服的那個洞至今依然還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