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皇上的檢討書(1 / 3)

承德市井。

花水紅坐在大街上一個碗坨攤兒上要了一碗煎碗坨。然後,她學著別人,把小桌上擺的各種調料瓶中的蒜汁、麻醬、香油、醋、芥末、辣椒油等每樣都澆上點兒,又從筷子籠中拿起一把精致的筷子長短的小竹叉插起一塊碗坨放進嘴裏,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姑娘,好吃吧?”

花水紅操一口蘇州話答道:“好吃。好吃。這東西叫什麼?是用什麼做的呀?”

“姑娘南方來的吧?”

“蘇州。”

“姑娘問這個,算是問對人了,若是問別的攤主人家是不會告訴你的。”

花水紅好奇地問:“為什麼呀?”

“怕你學了去唄。其實呀……就是告訴了你,你也學不去。”

“為什麼呢?”

“你吃的這東西叫碗坨,是承德的特產。它是用我們這兒壩上有個地方叫一百家子的地方特產的上好蕎麥麵做的,別處種不出這種蕎麥,而且做法也很複雜,光那和麵的方法就夠給你講半天的……嗨,說了你也不懂;我呢,也就別廢話了。姑娘您慢慢品嚐。”

碗坨攤前的大街上出現了兩個清兵,一個拎著漿糊桶,另一個拿著一摞紙,停在對麵的牆下……

拎漿糊桶的清兵將桶放在地上,用刷子往牆上刷漿糊……

另一個清兵從那一摞紙中拿起一張貼上去,然後,用笤帚掃勻……

貼好了,又往前邊去貼……

不一會兒,那張寫滿字兒的大黃紙前漸漸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人……

花水紅吃完,也好奇地湊過去觀看。

隻見從人群裏擠出來的人臉上都現出滿意的笑容,有的翹起大拇指,有的點頭歎息著走開……

“要說當今皇上,沒得說,明君哪……”

“攤上這樣的皇上,是咱百姓的福啊!”

“這乾隆皇帝,心裏還真惦記著咱老百姓。聽說前不久,有個掌鞋的,在二仙居掌鞋受人家欺負,乾隆皇上碰見啦,就寫了副對子送給他……打那,這孤寡老兩口就過上好日子啦……”

“能把老百姓裝在心裏那才是好皇上哪!現今萬歲爺他實行的興農減賦的國策,那才叫大愛呢!啥叫愛民如子呀?瞧,昨夜他覺得全城搜查擾了民,這不又貼出自譴書了嗎?連夜都沒過啊!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萬歲爺也是血肉之軀呀,丟了心愛的人能不著急嗎?一著急一衝動做了錯事兒人家敢跟老百姓認錯兒這就不含糊——誰敢保證一輩子不做錯事兒呀對不對?難得的是人家當皇上的敢於承認錯誤,敢於放下九五之尊向老百姓道歉,這可就難能可貴嘍,你想生氣也生不起來啦……唉,咱們就算趕上好時候了,攤上個好皇上能過上好日子就是咱老百姓的福份哪……”

花水紅越聽越納悶兒,於是擠到前邊,黃紙黑字,一個個打入她的眼睛……

旁邊的人群還是在擠著,嚷嚷著……

一對江湖武林模樣的師徒也在吵吵著……

“徒弟,你給師傅念念。”

“師傅,您什麼時候教我念書識字兒來著?這會兒讓我念——我認識它它不認識我呀!哎我說有識字兒的嗎?給大夥兒念念呀……”

師傅見到一個學究兒模樣的人,對他一揖說:“這位先生一看就是個識文斷字兒的人,勞您駕給我們大夥兒念念這上麵寫的是什麼呀?”

大夥兒也一齊說:“對,快給我們念念吧,要不我們在這兒站著還不是黑瞅白瞅嗎?”

那學究模樣的先生咳嗽了一聲,一說話,露出一口唐山口音:“好,那我就給大家念念,不過我得跟大夥兒先說清楚,我是唐山人,來承德這兒做皮貨生意的。我這口音可不比你們承德本地人,說話跟北京人一樣。大夥兒就湊合著聽吧啊……”

大夥兒一齊說:“行啊,您就快點兒念吧,我們就湊合著聽了……”

“那好,既然大家能湊合,那我也就不怕獻醜啦。人家當皇上的都能寫出來,咱就替他老人家念念,也算義務替他老人家當一回差吧。好,書歸正傳,我這就念啦啊?”

“你就快念吧!”

“別賣關子啦!”

……

唐山皮貨商念道:“這上邊這三個大字兒呀,寫的是:自譴書——”

有人問:“啥叫自譴書啊?”

唐山皮貨商:“就是……這是皇上他寫給老百姓的一份兒檢討書……也就是皇上他在做自我批評的意思……”

“啥叫檢討書呀?”

“啥叫自我批評啊?”

“就是……皇上他自己責備自己……也就是皇上他給咱老百姓賠不是的意思……哎我說你們不要老打斷我好不好?下麵我就不解釋了——照念不誤了啊——

自譴書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由於宮裏丟了重要的人,朕很著急,便下令全城搜查,無論官員百姓,一律敲門入戶,進宅‘找人’。經宰相劉羅鍋提醒,朕現在心裏甚覺不安,認識到夜半更深大舉搜城甚為不妥,實屬擾民之甚。為此朕深表愧疚,決定拜廟後三日不食,自譴自懲,以贖擾民之罪。望承德臣民鑒諒。另,在找人過程中,若有假公濟私,勒索民財,強取豪奪之事者,可直接到宰相劉羅鍋之刑部告狀,一經查實,立令加倍返還,並絕不姑息,定嚴懲不貸!欽此。

乾隆禦筆即日”

那唐山老客念完了,大家議論紛紛,都非常感動……

一老者感歎道:“簡直是堯舜再世哪……”

另一老者道:“不行,我得去刑部請劉大人告訴皇上,您的心意我們領了,可別三天不吃飯哪——您真餓壞了我們老百姓指望誰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