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老年人來說,步行是最好的保健方法之一。因此,在此特別談談步行的好處:步行時,心肌加強收縮,心髒輸出量增加,全身血流加快,呼吸加深,鍛煉了心肺的功能。步行時,全身肌肉協調動作,有規律的收縮和放鬆,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步行時,全身內髒器官處於微微的顫動狀態,有助於消化和排泄功能。步行,可強健足肌和足韌帶,防止關節功能衰退,對足部穴位也可起到按摩作用。步行,可防治疾病,對心髒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肺結核、肺氣腫、氣管炎、胃潰瘍、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及神經衰弱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步行,有助於緩和神經係統的緊張,調節神經係統的活動,起到安神定誌的作用。對腦力勞動者,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
《新民晚報》1996年10月3日作者周自群稱,他每天早、中、晚3次散步,晚飯後在欣賞音樂的問時,赤足散步繞圈慢走。因為人的足底有50萬根血管,4萬多條汗腺與60多個穴位密切聯係著人體的五髒六腑,被稱為“人體第二心髒”。它是一個獨立係統,與中樞神經係統保持著鬆散的聯係,同時還可單獨起作用。因而,信步閑庭,能使腳底穴位受到刺激,從而活躍氣血,調節髒腑,控製體重,延緩衰老。
總之,步行、散步、運動能防老抗衰,健腦強身,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質量,給人帶來快樂、幸福。
(七)保持心情愉快、樂觀
心情愉快、樂觀,這是心理作用於人體的健康美。如果一個人常處於頹廢、沮喪、愁悶的精神狀態,則粉刺、濕疹、蕁麻疹、雀斑等皮膚病就發得勤,而常保持樂觀、開朗、愉快的心態,則患此類病的要少得多。因此,人要健康,不僅要軀體健康,還要心理健康。心情愉快。心理健康可采用心理按摩,如幽默、逗笑、遊戲、賞樂等。幽默,是一種美的轉化劑,它能使煩惱轉化為歡暢,讓痛苦變成愉快,將尷尬變為融洽。幽默促人健康、快樂。逗笑是一種令人歡快的生活藝術,有利於調節情緒,消除生理、心理疲勞。遊戲,可以活躍生活氣氛,密切人間關係,增進友誼。賞樂,是經常欣賞優美動聽的音樂,可以陶冶情操,舒心爽誌,使人間和睦相處。
人的一生,總有得意和失意之時。得意時,如浸泡在蜜水中,歡悅萬分。失意時,則如口含黃連,苦不堪言。然而,失意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對待失意則是大有學問。一次失意,如同品嚐一次人生苦辣,是對人生的一次考驗。嚐過苦辣,經曆考驗,才能跨過人生的坡坎,才能超越自我。因此,人要善待失思失意,會使人冷靜地反思自責,得以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從失意廢墟上重新站起來,從而駕馭生命的帆船,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失意,會使人細細品味人生,反複咀嚼苦辣,培養自身悟性,不斷完善自己。失意不失誌,痛定思痛,重創業績。
失意,不是一束鮮花,而是一叢荊棘。鮮花令人怡情,但易使人失去警惕。荊棘雖令人心悸,卻使人頭腦清醒。
失意,猶如逆境,而逆境是到達理想境界的通途。英國學者貝弗裏奇曾說過:“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於逆境的情況下做出,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善待失意,常會產生一種無形的鞭策,催人奮進。
失意,是一貼清醒劑,是一條鞭子,它使人知不足。知不足則思學習,學習便有知識,知識越多,愈能善待失意,使失意成為攀登高峰時的手杖。
失意,是一麵鏡子,而鏡子能照見人的汙濁。見汙而不怒,審視自身,再闖新路。一次失意,就灰心失望的人,永遠是個失敗者。善待失意,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戰鬥,而失意便是無形的敵人。善待失意,就能戰勝失意,變失意為成功。
對待生活,熱情飽滿,與人友善,多交朋友,特別是忘年交,可以使自己年輕化。中老年人要吸收青年人朝氣蓬勃的心態以及年輕人的新思想;年輕人也可向中老年人學習經驗與技術。這樣相互交流感情,能共同心情舒暢,有益身體健康。
據報載,有位110歲(1997年)的陳椿,仍在勤奮學習,不僅身體健康,而且心理也很健康。他說:“憂能傷身,思慮太過則成憂思,必傷及身體。”還說:“我是可喜不大喜,可憂不大憂。”“人既然活著,就要活得好,認真做事,嚴肅做人,做好事,做好人,決不做損人利己的事。因此,我抱定的信心是樂生、樂業、樂善、樂天。”的確,這是高度心理境界,可作為我們的座右銘。
(八)每天落實9個養生數字
9個養生數字是:1、2、3;1、3、8;1、1、2。
(1)1、2、3,“1”即每天吃一粒維生素,它能延緩大腦、心血管和生殖係統的衰老;“2”是每天生吃兩個大核桃(或四片大核桃仁),它有健腦補腎和軟化血管的功效,有抗衰老和抗癌防癌的作用;“3”是每天生吃3個大紅棗(小紅棗加倍),可健脾、養胃、通經、活血,有強壯、鎮靜、抗過敏、抗菌、抗癌等多種功能。
(2)1,3,8,“1”是每天晨起空腹喝一杯常溫白開水,可清洗人體血液和內髒,加速新陳代謝;“3”是每天服維生素C3片,每餐飯後服1片,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症的發生(據原載原杭州大學名譽校長陳立,他在20多歲赴美攻讀博士時開始,每日服維生素C,每日3片,每餐1片迄今。1997年杭大100周年校慶,他出席慶祝會,時年已98歲,仍精神矍鑠,目光炯炯有神,身體十分健康。)“8”是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包括白天午睡睡眠充足是健康的基礎,可使精力充沛,工作有勁,效率高,生活有情趣。
(3)1、1、2,“1”是每天堅持1小時運動,使身體健康,頭腦清醒,腿腳靈敏;“1”是每天堅持深腹呼吸一回(約10次左右),可使體內汙濁吐出,新鮮空氣吸入,以收吐故納新之效;“2”是每天堅持早、晚各大便1次,以清除體內積汙,消除毒素,避免便秘。便秘是萬病之源,也是萬病之先兆。因此,力求大便通順,腸內常清,以消除病患,達到健康,爭取長壽。
總之,養生之道,正如英國大哲學家培根《論養生》中所說的:“養生是一種智慧,非醫學規律所能囊括,在自己觀察的基礎上,找出什麼對自己有益,什麼對自己有害,乃是最好的保健藥品。在吃飯、睡覺、運動的時候,心中坦然,精神愉快,是長壽最好的藥方。”人們在逆境中化憂為樂,於健康大有裨益。健康就是人生的第一財富。經常保持心胸坦然,心情愉快,是延年益壽的秘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