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禁食高糖食物和限製高膽固醇食物。因為糖、糖果、蜜餞、蜂蜜、果醬、甜點心等,含糖量高,食人後,吸收快,易使血糖升高,故宜禁食。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易引起脂質代謝紊亂,故必須預防血脂升高,以控製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因而要限製動物內髒、腦、魚子、鬆花蛋及肥肉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
食用黃鱔:因黃鱔中含有黃鱔魚素,對高血糖具有顯著的類似胰島素降血糖的作用。食用黃鱔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
冷開水泡茶:茶葉中含有促進胰島素合成和去除血液中過多糖分的物質。由於該物質耐熱性不強,用熱開水浸泡易使其遭到破壞,所以,必須用冷開水浸泡才能發揮作用。每次取未精製之粗茶10克,用冷開水浸泡5小時,每次飲服50~150毫升,每日3次。一般堅持飲40~60天,即可收到好的效果。
此外,人乳是糖尿病的特效藥,容易獲得。據國外報道,嬰兒不吃母乳者,長大後易患糖尿病,其原理也是如此。吃牛奶易誘發糖尿病,因為牛奶中所含卩酪蛋白可激發人的免疫係統,使免疫細胞破壞這種蛋白質。由於人胰島細胞中的盡-細胞蛋白質與這種蛋白質相似,因而也被免疫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細胞死亡,從而使胰島素分泌不足而造成糖尿病。母乳哺養即可減少這種危險性。
二、痛風
痛風是因人體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過多,以致血尿酸升高,沉積於機體組織而造成的病變。痛風與飲食關係密切,合理調配飲食,對預防和治療痛風具有積極作用。
痛風容易被誤診為急性風濕性關節炎、蜂窩織炎或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等,故應引起國內人士注意。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於體內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與蛋白質的消耗量有關。臨床醫學觀察,80%的痛風病人有喜食肉類、動物內髒和經常過量飲酒的習慣,特別是肥胖、高血壓、冠心病或糖尿病等患者尤為多見。民間稱痛風為“奢侈病”或“富貴病”。
痛風有急性發作期、間歇期和慢性期之分。在發作初期,主要表現在關節紅、腫、熱、痛等症狀。痛風發病的特點多為夜間急驟起病,關節炎的病變部位以拇趾等遠端為多。有些病人可發生在一側內踝、膝、肘、腕等關節,呈非對稱性,常會在數小時內發展到高峰。服用--般的止痛藥難以奏效,血尿酸檢查結果明顯增高。
痛風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甚大。如果反複多次發作,時間拖得過長,往往會引起關節強直僵硬或變形。尿酸沉積在骨骼、肌腱、軟骨和滑膜上,可產生“痛風石”,晚期對腎髒有損害。這是因為人體的尿酸有2/3要通過腎髒排出,當血尿酸濃度超過正常時,尿酸就容易溶解而沉積於腎髒組織內阻塞腎小管,引起腎功能不全,最終導致腎衰竭——尿毒症。因此,老年人痛風重在預防。一旦發現反複發作的單關節炎或是診斷不明,療效欠佳的慢性多關節炎等,均應考慮作血尿酸檢查。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應臥床休息。過去用秋水仙素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有特效,現在多采用扶他林治療。服藥2~3天,症狀好轉。消炎痛也有效。但目前為止尚沒有痛風的特效藥,且藥物的不良反應很大。因此,關鍵在於預防痛風的發生。平素不要暴飲暴食,少吃含嘌呤豐富的食物,如牛羊肉、火腿、鹹魚、香腸、動物內髒、花生米等。要多飲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要堅持體育鍛煉。在飲食上防治痛風極為重要。
(一)宜堿忌酸。如白菜、芹菜、黃瓜、南瓜、茄子、蘿卜、胡蘿卜、土豆、竹筍、萵苣、洋蔥、桃、梨、香蕉、蘋果、菠菜等蔬菜,水果是堿性食物,且不含或少含嘌呤。而各種血類、動物內髒和鳥類等都是酸性食物,嘌呤含量較高。植物油、雞蛋、牛奶等酸性食物含嘌呤較少。
(二)調味宜淡。辣椒、濃茶、烈酒能興奮自主神經,易誘發痛風病,應少吃。三、吏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是人生從成年向老年過渡的時期,大致年齡是45~55歲。在女子,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進人更年期後有的人會出現眩暈、眼花、耳鳴、麵部潮紅、記憶力衰退、失眠、焦慮、體鬱等不適的症狀,稱之為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在男子,由於睾丸功能的衰退進人更年期後,有的人也會出現這類症狀及性功能障礙,稱之為男性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綜合征是身體一時性性激素代謝紊亂所致。不論是雌激素或雄激素的急驟減少,都是綜合征產生的原因。一般經過一段時間,綜合征的症狀會減輕或消失,而有的人卻無明顯反應。因為更年期綜合征是由於自主神經和內分泌係統功能失調,所以可導致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異常,容易發生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因而要加以重視。
在目前報刊上1對男子是否有更年期綜合征,尚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肯定,有的人則否定。在本書中所談論的,主要是婦女更年期綜合征。
婦女更年期綜舍征的自我滲斷,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分析:
(1)月經改變,間歜期延長,來灌時間短,經董減少;另一種是月經周期不一,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甚至陰道大出血;也有人突然停經,以後不再來1。
(2)生殖器官,如明道、子宮頸、外陰和乳房開始萎縮,性功能出現減退現象。
(3)顴紅潮熱。由於血管舒張功能不穩定,出現突然的熱感,伴以麵、頸及胸背部皮膚瀨紅,心率加快,多汗、畏寒,夜間加重。
(4)情緒不穩,易激動,緊張或抑鬱,失眠。也有人頭暈、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等。
(5)消化不良,便秘,胃腸脹氣,浮腫。
(6)骨質疏鬆。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可采用自然療法:
1.心理療法
首先要認識人體衰老的必然性,不必焦慮不安。要保持情緒樂觀,不生氣,不發火,自我調整,待內分泌之間重新建立起平衡後,一切不適症狀都會消失。也可采用日照法,即麵部塗防曬霜後,戴上墨鏡,坐在陽光下照射15~30分鍾,刺激腦垂體產生各種激素,以調整、維持各種代謝功能。
2.運動療法
更年期婦女要注重適合自身的各種運動,使自己筋骨堅強,增長體質,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凡慢跑、步行、桃繩、踢毽子、廣播搡、遊泳、太極拳、跳舞、舞劍、旅遊等均可根據自己愛好選擇運動項目,以求堅持。每天堅持早、晚散步,以起到分散注意力的作用。
按摩療法
取摩、揉、搓、按等手法,每天1次。自頭麵部開始經軀體
四、肥胖所謂肥胖,是指進食的熱量多於人體的消耗熱量,機體內脂肪組織過多,超過正常生理需要,而且有害於身體健康和正常功能活動的狀態。一般講,體重超過標準209以上時稱肥胖症。但須注意,有些人肌肉發達,很結實,雖然超過標準體重,但脂肪在體內的比率卻並不高,因而不屬於肥胖範圍。有些健康狀況差的人,身體內的水分瀦留,體重超過標準,這就屬於水腫,而非肥胖。
所謂標準體重,一般講,成年人男性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成年人女性標準體重(千克)二身高(厘米)-100。各種算法很多,還有一種算法也可供參考,即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X平均胸圍240,平均胸圍是深呼深吸時所測得的兩個胸圍數(厘米)除以2。一個人的體重與標準體重上下不超過5%都可認為標準體重。但如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20%以上者為消瘦。
肥胖人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患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溢血、膽石症、脂肪肝、胰腺炎等疾病。此外,肥胖者易影響呼吸運動、易導致禿頂、腰痛和變形性關節炎、便秘、性功能障礙等疾病,最終易衰老及縮短壽命。因此,要采取措施,節製飲食,增加運動,防止肥胖,保持理想的體重,是減少疾病和推遲衰老、延長壽命的法寶。
肥胖兒童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城市,尤為顯著。據北京市某營養學家調查,我國肥胖兒童近年來以7%~8%的年增長速度不斷增加,比10年前肥胖兒童明顯增多。根據北京有關醫療單位調查:13歲兒童的肥胖檢出率達16.2%其中男孩為21.59%,女孩為11.5%,這些肥胖兒童合並高血壓者14.7%,為正常兒童的3倍。肥胖兒童合並臨界高血壓者有20%,也為正常兒童的3倍。由此引發的疾病也增加,對就業、社交活動造成心理壓力,已引起人們的關注。
肥胖症的治療與預防,采用自然療法效果較佳,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運動療法
運動能幫助消耗體內的脂肪和糖,促進脂肪代謝,有利於減肥。同時運動還能增強心髒功能和心肌收縮力量,增加血管彈性,促進血液循環。但運動必須根據本人的體質和具體情況選擇適當項目,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