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心髒的搏動,是推動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血液的正常運行,主要靠心氣的推動作用。肺主呼吸,能輔心行血。周身的血液回流於心之後,均要上朝於肺,通過肺的呼吸運動,進行吐故納新,使血液中的濁氣呼出於體外,又將吸入的自然界清氣貫注入心血,從而再運行布散至全身。脾主統血,肝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也是保證血液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脾氣統攝血液,使血循常道而行。肝主調暢氣機,能促進血液營運不休;肝又主藏血,能隨著人體的動靜變化來貯藏血液和調節血流量。總之,血液的運行,與心、肺、脾、肝的部分功能活動密切相關。
20、何謂“氣”、“血”、“津液”?
答: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是不斷運動的極其細微的物質。血是循行於脈內的紅色液體。津液是人體一切正常水液之總稱。
氣血津液是人體髒腑生理活動之產物,又為髒腑經絡進行生理活動提供所必需的物質和能量,所以血津液也是髒腑經絡功能的活動的物質基礎。
21、何謂診斷?中醫診斷的主要內容和原則是什麼?
答:診即診察了解,斷即分析判斷,診斷即診察病情,判斷病種,判別證候。中醫診斷的主要內容是診法,診斷,辨證,病案。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是整體審察,診法合參,病證結合。
22、何謂脈象?
答:脈動應指的形象,手指感覺脈搏跳動的形象。
23、何謂六淫?
答:六淫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是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當人體內外環境失調時,感受六淫之邪即能發病。
24、何謂七情?
答: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變化。七情過激,可使人體氣機紊亂,髒腑陰陽氣血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
25、何謂內生五邪?
答:即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內熱)的統稱,是髒腑功能失調所產生的病理產物,同時又是致病因素。
26、何謂髒腑?
答:是內髒的總稱。髒:即心、肝、脾、肺、腎合稱為五髒。腑:膽、胃、小腸、大腸、三焦和膀胱合稱六腑。奇恒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27、何謂病案?
答:古稱“診籍”,又稱“醫案”。是對患者的詳細病情、過去病史和家族病史以及診斷治療過程、結果的如實記錄。
28、八綱指什麼?
答:陰陽、虛實、表裏、寒熱。
29、八綱辨證的關係,可分為哪幾種?
答:證候相間,證候錯雜,證候真假,證候變化。
30、在證名的用詞上,怎樣描述虛損的不同程度?
答:不足,虧少虛弱,虛衰或大虧,亡或脫或竭。
31、何謂裏證,其範圍如何?
答:裏證與表證相對而言,泛指病位在內,髒腑、氣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證候。凡不是表證及半表半裏證的特定證候,一般都可以歸屬於裏證。
32、何謂表證?為什麼說表裏辨證對外感疾病的辨證尤其重要?
答:是對六淫、疫癘等邪從外侵襲,皮毛、肌腠等淺表部位受邪,正氣開始抗邪階段所現輕淺證候的概括。
內傷雜病一般屬裏證,分表裏的意義不大。外感病往往是由表入裏,由淺入深,由輕到重,辨表裏可察知病情的輕重深淺及病機變化的趨勢。
33、何謂脈位?
答:脈象要素之一,指脈搏顯現部位的深淺。
34、如何理解“非表即裏”?
答:凡不是表證及半表半裏證的特定證候,一般都屬裏證的範疇。
35、試述表證和裏證的鑒別點?
答:表證,新起惡寒發熱並見,頭身痛鼻塞多見,內髒症狀不突出,脈多浮,舌苔變化不明顯。裏證但熱不寒或但寒不熱,頭身痛等非必有,內髒症狀明顯,脈多沉,舌象有明顯變化。
36、發病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答: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部因素,正邪相搏邪勝正負則發病,在不同條件下正與邪的主導作用不同。
37、何謂衛氣營血辨證?
答:是清代葉天士所創立的一種論治外感溫熱病的辨證方法。即外感溫熱病發展過程中反映的不同病理階段,分為衛分證、氣分證、營分證、血分證四類。用以說明病位深淺,病情輕重和傳變規律,並指導臨床治療。
38、中醫主要的辨證方法有哪些?
答:八綱辨證,病因與氣血津液辨證,髒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
39、何謂中醫基本病機?
答: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津液代謝失常。
40、全身望診的內容是什麼?
答:望神,望色,望形體,望姿態。
41、何謂五官?
答:目,舌,口,鼻,耳。
42、五味和五色的內容是什麼?
答:酸苦甘辛鹹,青赤黃白黑。
43、六經辨證分哪六經?
答:太陽經,少陽經,陽明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
44、簡述七情的致病特點是什麼?
答:(1)七情皆從心而發。
(2)直接傷及內髒。
(3)影響髒腑氣機。
(4)多發為情誌病。
45、七情對髒腑氣機的影響是什麼?
答: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46、發病的類型主要有哪幾種?
答:感邪即發,伏而後發,徐發,繼發,合病與並病,複發。
47、何謂陰盛格陽?
答:陰盛格陽,又稱格陽,是指陽氣極端虛弱,陽不製陰,偏盛之陰盤踞於內,逼迫衰極之陽浮越於外,使陰陽不相維係,互相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
48、何謂陽盛格陰?
答:陽盛格陰,又稱格陰,是指邪氣極盛,陽氣被鬱,深伏於裏,不得外達四肢,而格陰於外的一種病理狀態。
49、何謂亡陰和亡陽?
答:亡陽,指機體的陽氣大量亡失,使屬於陽的功能突然嚴重衰竭,因而導致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亡陰,指機體的陰氣大量亡失,使屬於陰的功能突然嚴重衰竭,因而導致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
50、氣機失調的病機包括哪些方麵?
答:一般可概括為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等方麵。
51、何謂氣機鬱滯?何謂其共同的病理表現?
答:是指氣的流通不暢,甚至阻滯,或氣鬱而不散,從而導致某些髒腑、經絡功能障礙的病理狀態。悶、脹、痛是其共同的病理表現。
52、何謂氣逆?氣逆主要和哪些髒腑有關?
答:是指氣機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狀態。氣逆病機與肺、胃、肝的功能失調關係密切。
53、何謂氣陷?氣陷的主要病理表現包括哪兩個方麵並簡述其含義?
答:是在氣虛病變基礎上發生的以氣的升清功能不足和氣的無力升舉為主要特征的病理狀態。其主要病理表現包括“上氣不足”和“中氣下陷”兩個方麵。上氣不足:指由於脾氣虛損,升清之力不足,因而無力將水穀之精微充分地上輸於頭目,頭目失養,則可見頭暈、眼花、耳鳴、疲倦乏力等症狀。中氣下陷:脾氣虛損,升舉無力氣機趨下,降多升少,則髒腑器官維係無力,可致內髒器官位置相對下移,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肛脫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