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近幾年來英國重要美學會議述要(1 / 3)

根據近幾年來英國重要的美學會議,我們可以看到西方當代美學研究的主要特點。那就是:美學研究的選題越來越廣泛、視角多元,研究、探索日趨深入;既重視哲學層麵的學理探討,又密切關注藝術自身、倫理政治、現實生活的狀況與問題;同時,注重交叉學科的探討。在這裏,擬從以下一些主要方麵,對近幾年來的英國重要的美學會議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1.關於美學的重要概念的分析

美學的基本概念,一直是英國美學會議關注的重要問題。2004年,在鄧迪大學召開的“論感覺”的會議上,國際的藝術家與哲學家一起探討了感覺在歐洲哲學中的地位,以及感覺在思想構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在英國美學學會“北方會議”(利茲大學,2003—2004)上,利茲大學的Andrew McGonigal(安德魯·麥戈尼蓋爾)討論了審美判斷的自主性的問題。

在英國美學學會2007年年會上,蘭卡斯特大學的Emily Brady(埃米莉·布雷迪)詳細解釋了崇高的概念,同時,針對關於崇高的式微的觀點,埃米莉·布雷迪對崇高給予了辯護。

2008年,關於“Wonder(驚奇):交叉學科的視角”的會議在劍橋大學進行。此次會議把Wonder(驚奇)這一概念作為焦點問題予以探討。英國劍橋大學、開放大學的Derek Matravers(德裏克·馬特拉維斯)就Wonder(驚奇)的價值問題展開討論,主張在更寬泛的語境中去考慮該概念的情感成分與認知成分之間的關係。劍橋大學的Douglas Hedley(道格拉斯·赫德利),在關於崇高與神聖的關係問題的語境裏討論了Wonder(驚奇)。

在2008年的“白玫瑰美學論壇”上,利茲大學的Alix Cohen(阿利克斯·科恩)的發言題目是“康德論醜”。在加州大學召開的“移情:跨學科國際會議”(2006)上,英國諾丁漢大學Gregory Currie(格雷戈裏·柯裏)的題為“移情、摹仿與聯合注意”的發言,體現了哲學與心理學的跨學科研究。

2.分析美學的研究

在分析美學方麵,“從分析的觀點看美學”(曼徹斯特大學,2003)的會議,涉及了“音樂的表現特性”、“藝術的本體論地位”、“審美性質的本性”、“解釋與意圖的關係”與“美學中的分析傳統的起源與現狀”等問題。

3.藝術的存在與本體論問題

本體論的問題,仍然是難以回避的重要問題。在英國美學學會“北方會議”(利茲大學,2003—2004)上,曼徹斯特大學的Julian Dodd(朱利安·多德)、諾丁漢大學Gregory Currie(格雷戈裏·柯裏)等人,討論了把藝術作品在本體論上看成是行為的問題。杜倫大學Andrew Hamilton(安德魯·漢密爾頓)思考了“什麼使音樂作品成為音樂作品”的問題。

在英國美學學會2007年年會上,薩塞克斯大學的Michael Morris(邁克爾·莫裏斯)與諾丁漢大學的Stefano Predelli(斯特凡諾·普雷德利)討論了本體論的問題。在英國美學學會2008年年會上,薩塞克斯大學的Michael Morris(邁克爾·莫裏斯)論及了藝術作品的存在問題,提出作品敞開了無限的再解釋的可能。

4.著名美學家的思想的研究

著名美學家的思想的研究,從來都為美學研究者所重視。2003年,在華威大學召開了“尼采、藝術與美學”的會議上,南安普敦大學的Aaron Ridley(亞倫·芮德勒)的發言題目是“尼采論藝術與自由”;艾塞克斯大學的Beatrice Han-Pile(比阿特麗斯·漢—帕)的“論尼采的‘悲劇的誕生’”,對尼采的該著作進行了評論;杜倫大學的David Cooper(大衛·庫珀)的發言題目是“論藝術家的生命”。

2008年,在杜倫大學召開了“斯克魯頓(Scruton)的美學”會議,斯克魯頓的著作總是具有挑戰性與引人注目的,這次會議主要研討了哲學中這位最多產的思想家對美學的貢獻。這次會議提交的論文非常廣泛,如諾丁漢大學Gregory Currie(格雷戈裏·柯裏)的“論諷刺圖片”;薩塞克斯大學Kathleen Stock(凱瑟琳·斯多克)的“論幻想、想象與藝術”;約克大學的Peter Lamarque(彼得·拉馬克)的“論美學的瓦解”;杜倫大學Andrew Hamilton(安德魯·漢密爾頓)的“斯克魯頓的文化哲學:精英主義、平民主義與古典藝術”;杜倫大學的Michael Spitzer(邁克爾·斯皮策)的“斯克魯頓的‘聽力’與音樂隱喻”;杜倫大學的Nick Zangwill(尼克·冉威爾)的“論斯克魯頓的音樂經驗”。

此外,其他與會者還談到了斯克魯頓思想中的酒、建築、宗教、無調性、鑒賞等與美學的關係。

5.文學與美學的關係

文學與美學及其關係是美學研究的經典選題。在謝菲爾德大學召開的“性格與想象”(2005)的會議上,諾丁漢大學Gregory Currie(格雷戈裏·柯裏)的報告題目是“敘事、再現與性格的表現”;利茲大學的Nafsika Athanassoulis(納夫斯卡·阿登索利斯)的“走向錯誤:想象力在性格發展中的作用”;曼徹斯特大學的Peter Goldie(彼得·戈爾迪霍恩)的“論道德感”;謝菲爾德大學的Robert Hopkins(羅伯特·霍普金斯)的講話主題是“想象經驗中的情感反應”。這些論文將文學與美學及其關係的研究引向了深入。

6.詩、文學、藝術及其與哲學的對話

各種藝術門類及其與哲學的對話,對於藝術理論與美學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2005年,在牛津大學三一學院召開了“跨學科研討:哲學與視覺藝術理論”會議,旨在促進哲學與藝術史的跨學科對話。在英國美學學會2006年年會上,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Stacie Friend(史黛西·福仁德)的報告是“實踐中的小說”,對於理解小說與非小說之間的差異的不同方法,提出了直接而有說服力的思考;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Dan Cavedon-Taylor(丹·凱夫-泰納)的發言題目為“美學中的原因排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