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產品創新。產品創新首先表現為商業模式的創新。2000年,華僑城提出“旅遊加地產”創新發展模式,為華僑城主題公園發展找到了一條解決長期投資與短期收益矛盾的路子,同時也提升了地產項目的價值,在眾多房地產公司中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成功地打造了旅遊+主題地產的品牌,在國內成為高尚主題社區的領跑者。繼旅遊地產開發模式之後,歡樂海岸項目正探索都市娛樂+商業地產開發模式,並付諸實施;上海天祥華僑城大膽進行主題地產開發模式和產品的自主創新,2005年榮獲第四屆“上海市優秀住宅”金獎。產品創新其次表現為服務產品創新。華僑城物業吸取酒店管理服務經驗,設置“社區管家”,由此突破了傳統的物業管理模式;在社區內各棟大廈的大堂配置“大廈助理”,從而實現“服務前移,實行首問責任製”,這一創新打破了物業管理行業沿襲多年的“多鏈式”服務流程;提出了“一站式”管理服務模式,從而使“業主動、我們靜”改變為“業主靜、我們動”。歡樂穀為了打造中國最好的主題樂園,提出“三先”服務(先注視、先微笑和先問候)和“五會”完美(會導覽、會讚美、會表演、會合作和會細節),自2004年“領班行動”通過以一帶十,全麵提升服務品質,為遊客提供歡樂的遊樂體驗。產品創新還表現為旅遊項目的創新。華僑城在集建築、園林、表演藝術於一體的觀賞型主題公園取得成功之後,沒有停止自主創新的腳步,在國內率先推出自主品牌、自主設計規劃的互動參與型遊樂主題公園——歡樂穀主題樂園。為倡導都市人“回歸自然”,華僑城又適時開發了自然生態環保型休閑度假區——深圳東部華僑城。在不斷倡導娛樂新觀念的同時,他們也在不斷推進娛樂技術升級,如深圳世界之窗的環球舞台,是亞洲首座全景式環球舞台,舞台球冠和後部設計的可開啟式空間結構為世界首創,並采用了航天發射架移動提升技術和鈦板材料,獨特的設計理念、造型和功能使其獲得“2004年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科技成果獎。北京歡樂穀螞蟻王國驚奇麵世,主題商品經營邁上新台階;錦繡中華民俗村成功“變身”,老景區煥發新活力;歡樂穀推出大型都市情景劇《歡樂無極》,主題公園表演形式實現新突破;康佳集團集成化開發體係建設完成,全年申請專利383項,第三代互聯網視頻終端IPV6等重要戰略性技術研究取得突破,D163手機和20係列液晶電視市場表現優異;華力包裝設計研發中心,自主研發獲得多項新成果。

(3)機製創新。華僑城一係列創新理念得以實現,產品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與管理模式不斷延伸出新的創造力,究其根源是有創新的機製做保證。20世紀末,華僑城集團從企業自身發展和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改革的需要出發,以創新的勇氣和務實的精神,編撰完成了“華僑城憲章”。在“華僑城憲章”中,為迎接知識經濟的到來,明確提出“知識就是優勢”“激活就是價值”“創新就是未來”的主張,使自主創新成為華僑城經營管理過程中恒久不變的主旋律。從2001年至2006年,華僑城集團為打造百年老店,學習借鑒國際跨國公司的管理精髓,先後兩次聘請國際著名管理谘詢公司科爾尼公司,幫助其製訂戰略管理架構和體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爾尼創新管理方案”,從而使企業創新有了製度、流程的保證。“華僑城憲章”和“科爾尼創新管理方案”成為華僑城創新機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華僑城構建出了一係列創新機製:為形成旅遊產業創新發展的人才機製,華僑城與暨南大學聯合創辦了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邁出了校企聯合辦學的第一步,一方麵將高等教育和理論研究與企業的經營實踐有機結合,另一方麵也獲取了大量具有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儲備。針對在職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養,他們創辦了“華僑城旅遊講習所”,作為華僑城旅遊業發展的“黃埔軍校”,不斷提高管理層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為華僑城旅遊業的發展源源不斷地培養和輸送了創新型人才,成為培養華僑城旅遊創新型人才的“夢工場”,截至2007年年底,講習所已經連續舉辦了5期培訓,培養學員近500人。繼提出華僑城創想文化之後,華僑城集團為了大力褒揚具有華僑城特色的創新之舉,每年提取100萬元總裁基金設立“創想獎”,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創新的積極性,形成全員創新的動力和合力。在康佳成立科技研究院之後,2006年,房地產公司、華控公司、華力控股公司先後成立了“設計研創中心”“旅遊研究院”和“包裝設計研發中心”,積聚了一批創新型專業人才,開展創新性專項研究,華僑城主營業務創意不斷的“創想工廠”由此開始正式運作。華僑城還把4萬平方米的舊廠區改造為深圳首個LOFT創意園區,吸引海內外的創意機構和人才,為活躍在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的文化人、設計師、先鋒藝術家提供一個創意工作場所,打造創意產業基地。

4.浪漫

浪漫是創想者應該具有的一種情懷,意味著充滿詩意,充滿夢幻。華僑城集團的主營業務與文化產業具有很高的關聯度,文化產業是一個非常需要有創意的產業,而創意需要人們有海闊天空的思維,有浪漫無限的幻想。在華僑城,我們時時刻刻會感受到詩意的生活。鬱鬱蔥蔥的原生態綠化帶,靜謐祥和的生活小區,草綠坡緩、流水潺潺的生態廣場,時尚、先鋒的雕塑群,華夏藝術中心、何香凝美術館、OCT-LOFT華僑城創意文化園……盛中國、呂思清、孔祥東等頂尖的音樂家,也應約而至,用他們悠揚的琴聲傳送美的氣息。這裏是華僑城人創造的最適合人們詩意棲居的城區。美麗創想引領詩意生活。華僑城是夢想之城,華僑城人是優質生活的追夢者。1989年中國第一個主題公園錦繡中華建成開業,成為中國旅遊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創造了“一步邁進曆史,一日遊遍中國”的神話。華僑城人的夢在延伸,僅兩年之隔,中國民俗村拔地而起,24個村寨,56種風情,薈萃了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1994年,用薈萃世界建築藝術與演繹曆史畫卷的雙重手法,塑造了世界之窗,“你給我一天,我給你一個世界”,華僑城人圓了中國人的一個世界夢想。夢依然在延伸,1998年一個令遊客參與並體驗歡樂、夢幻的大型主題樂園建成開業,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歡樂曆程,華僑城人用智慧創造了歡樂,用激情傳遞了歡樂,用浪漫彙聚了亦真亦幻的歡樂世界。繼主題公園之後,華僑城又製造了更多歡樂的新符號:“歡樂無極”——以歡樂為主題的大型當代都市劇;“歡樂幹線”——全長4公裏,連接華僑城旅遊度假區各景點的無人駕駛高架單軌列車;“歡樂海岸”——華僑城投資10億元正在建設的臨近城市中心的濕地公園……華僑城一直用歡樂這個主旋律譜寫著一首激動人心的都市娛樂樂章。華僑城最高領導人任克雷一句詩意的語言“有夢的人最美”,引起了全體華僑城人的共鳴,彰顯出華僑城的領導人及其員工浪漫的情懷。

5.堅定

堅定是創想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代表著一種意誌力、一種執行力。華僑城的成功源於起步時的無比決心與堅強毅力。華僑城早在1985年就確立了“環境就是優勢,規劃就是財富,結構就是效益”的理念,從而為華僑城旅遊業及旅遊主題地產的繁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直到今天,二十年如一日、幾代人薪火相傳、日積月累地堅持在“花園中建城市”。華僑城地產公司總裁陳劍說:“華僑城的規劃是從1985年開始,直到現在,基本的框架沒有改變多少,規劃力、執行力和專業操作能力,是華僑城旅遊地產成功的主要原因。”這種思想是一種堅持和信念,麵對任何挑戰與障礙,華僑城人團結一心,不屈不撓,並努力不懈。正是憑著這種堅強的意誌,才讓華僑城走到今天,也將帶領華僑城實現更高、更遠的目標。

企業最終必須獲取經濟利潤才能夠生存發展下去,然而如何獲取利潤、用什麼手段獲取利潤,往往由企業的文化決定,由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決定。企業文化是企業對自己功利行為的一種理性選擇。企業在戰略上決定“做什麼、不做什麼”,在理念上決定“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在價值觀上決定“追求什麼、放棄什麼”等理性取舍時,企業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華僑城的早期開發規劃、中期戰略調整、遠期發展目標,無一不體現著企業文化的鮮明導向。

華僑城企業文化的啟示

一、通過組織與製度等強化機製的導入,對促進企業文化成長與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任何企業都有文化,隻是企業的文化各有不同。有積極文化的企業,有消極文化的企業;有保守文化的企業,有冒險文化的企業;有統一文化的企業,有散亂文化的企業;有不成文文化的企業,有成文文化的企業。華僑城企業文化發展到今天之所以能形成科學的體係,成為指導企業發展、引導員工行為、激發企業活力的驅動力,其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華僑城文化在建設過程中,當文化形成已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投入力量開展梳理、總結與提高工作,並使之章程化。與之同時,通過組織與製度等強化機製的導入,促進企業文化繼續成長。“華僑城憲章”的製定過程,可以說是華僑城文化成文化、有形化和科學化的過程。“華僑城憲章”在總結華僑城前期發展過程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企業未來發展的需要,對企業的價值理念進行了全麵梳理、總結和提煉,由此使“華僑城憲章”成為引導華僑城員工與幹部攜手前進的一麵旗幟、一個燈塔,成為推動華僑城集團持續成長的基本驅動力。可以說,通過“華僑城憲章”對價值理念的總結、提煉和科爾尼創新管理方案所賦予的組織和製度等的強化機製,華僑城領導人成功地將企業所提倡的價值理念,逐漸地、係統地嵌入企業的使命、目標、業務結構和工作程序之中,由此為企業文化的持續成長和傳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通過2000年以後華僑城向區外的高速擴張,以及一係列創新模式的成功運用,從而極大地擴展、提升了華僑城人的視野和胸懷,由此也使廣大華僑城人對自己的企業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同,並且使華僑城企業文化向更高層次演變。不計蠅頭小利、藐視鼠目寸光、注重長期利益、承擔社會責任、追求與創造高品質生活,這就是華僑城人的寫照,也是華僑城文化所倡導的價值理念。

二、企業戰略必須適應企業文化的要求,這將有利於企業使命、願景及戰略目標的達成

許多企業往往難以處理好企業戰略與企業文化的關係,雖然有先進的文化理念,往往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為了企業既得的收益,或為了能達到戰略目標,不得不放棄企業文化所張揚的價值理念;有的企業則以戰略為核心,要求企業文化適應戰略發展的需要。但是,從華僑城發展的成功經驗來看,華僑城是要求企業戰略發展必須適應企業文化的要求。比如,華僑城在構建城區整體規劃、環境時,在選擇商業模式時,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及品牌定位時,在提供旅遊、地產、酒店產品時,在投資文化產業時,這些戰略選擇無一不是在文化的指導與約束下進行的。華僑城的成功,最重要的不是他們經營什麼產品與服務,而是如何經營它們。遊客或顧客對華僑城的承認,表麵上是對其產品的承認,而實質是對華僑城人工作和服務精神及質量的承認。這也就是說,最打動顧客的不是產品,而是凝聚在產品和服務中的企業文化。華僑城由於在戰略選擇中適應企業文化的需要,所以使企業文化所倡導的價值理念得到了徹底、全麵的貫徹落實,企業的使命、願景得以達成。而事實證明,華僑城的價值理念是先進的、正確的,因此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最終能夠達成企業的戰略目標。

三、領導者的價值理念、個性特質、工作風格是企業文化產生的本質源泉

企業文化的本質主要由企業最高領導人的主體價值觀所決定。華僑城的最高領導人任克雷認為:華僑城是一個經營與文化、旅遊相關產業的企業,而這樣的企業與人民生活的品質有直接的關係,因此華僑城的使命就是要以創想的文化、引領高品質的生活,要使那些有經濟能力的國民享受到高品質的生活,要使那些還不具備經濟能力的國民看到一種高品質的生活,隻有這樣我們的國民才能不斷地提升生活品質。企業領導人是企業文化的塑造者、是企業精神的倡導者和企業價值觀的代表者,是企業文化的本質源泉。任克雷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地將這樣的價值理念貫穿於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之中,以他的工作作風及其由於他獨特個性特質所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影響下屬。領導者的個性特質和工作風格與企業文化有極強的協同性。任克雷的個性是浪漫而充滿激情的,他的個性特質似乎有著與文化、藝術天然的和諧,因而它充滿激情地投入到企業發展、經營的事業中去,並將這種激情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及其領導風格傳遞給每一個與他一起工作的幹部、員工。華僑城的員工至今依然記得他們領導者的一句詩意的語言“有夢的人最美”,因而每一個華僑城人都成為提升中國人生活品質的“追夢者”,成為華僑城創想文化的貫徹者、實施者,並將創想文化融入自己的工作、精神之中,傳播給每一個被服務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