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極洲沿海,有一些深深的峽穀,終年沒有冰雪覆蓋,裸露著大片的岩石。這些峽穀降雪量極少,氣候異常幹燥,因而叫做幹穀。
在這些幹穀裏,存在著許多奇特的自然現象,其中之一是發現了大量海豹的幹屍。
這些在離海岸60公裏的幹穀裏發現的海豹幹屍,有食蟹海豹和威德爾海豹兩種。幹屍的體長多為1米左右,屬於幼年海豹。由於氣候寒冷且異常幹燥,屍體保存完整,一點也沒有腐爛。海豹一般隻在緊靠海邊的陸地上活動,特別是食蟹海豹一般隻棲息在遠洋,它們怎麼會死在離海岸遠達60公裏的地方呢?這真是件非常奇怪的事。
科學家們對這些海豹幹屍的來由做了種種推測:一種是“古海論”,認為古代這些地區曾是大海,後來海平麵降低,海水退下時海豹未能隨著逃走,死在這裏。這種論點受到了地理學家的反駁,因為在這個地區並沒有發現古海區的地形遺跡。另一種是“海嘯論”,認為在數百或數千年前,這裏曾發生過大海嘯,幼小的海豹因體重輕,被大海波濤拋進了幹穀。第三種是“海豹迷向論”,這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海豹具有爬到岩石上曬太陽的習性,這些海豹是在爬上岸曬太陽時,迷失方向,進了幹穀深處而死在這裏的。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後一種論點也許有點道理,但它隻不過是一種推測並沒有得到證實,實際情況如何,仍是一個待解之謎。
另外,這些海豹是什麼時候死的,也沒有搞清楚。科學家們用放射性碳素測年法,對這些海豹幹屍進行年代測定,發現它們已存在1210年左右。但是,當科學家們對南極地區的活海豹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測定時,也出現了數百年的數值。所以,這些海豹幹屍形成的確切年代,仍然是個待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