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底熱液礦床(1 / 1)

海底熱液礦訂是指同海底熱泉有關的多金屬硫化物礦床。海底熱泉自海底噴口噴出。發生於海洋脊軸附近。1965年在紅海首次發現。1977年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R.巴拉德等乘阿爾文號潛水器在加拉帕戈斯裂穀發現的熱泉及1977年在北緯21°的東太平洋海隆觀察到溫度最高達380±30℃的熱泉,其熱液剛噴出時清澈透明,與海水相混時遇冷便激起混濁的堿性水柱,並析出很細小的鐵、銅、鋅等的硫化物顆粒,它們堆積在熱泉口旁,成為海底熱液礦床。礦床類型已發現的超過11處,依產出位置可分為:大洋中脊型、島弧—邊緣海型、熱點型和活動斷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