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除了應用於軍事和娛樂方麵以外,我國古代人民當然也沒有忘記將火箭用於飛行方麵。其中萬戶最為有名。
傳說萬戶(也有寫“萬虎”的)是明代的一個官吏。他生活在14世紀末,那個時期火箭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萬戶做過一次大膽的飛行嚐試。他先是製作了兩個大風箏,並排安放,將一把椅子固定在風箏之間的構架上。在坐椅的背後,他安裝了47支當時所能買到的最大的火藥箭。
當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萬戶坐在椅子上,讓仆人把自己捆綁牢靠。他兩手抓住風箏支架,然後命令仆人手持火把,按口令點燃47支火箭。隨即發出陣陣轟鳴聲,並噴出一股強烈的火焰,還夾雜著撲鼻的火藥味,可是萬戶卻在這陣火焰和煙霧中消失了。
萬戶的目的是想借助47支火箭向前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具有的升力浮力,拔地而起並在空中滑翔。
雖然萬戶的實驗失敗了,但是他的勇敢受到人們的讚揚。他的這種大膽而天才的技術構思有劃時代的意義。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的力量升空飛行的人。
蘇聯火箭學家費奧多西耶夫及西亞列夫在《火箭技術導論》中說:“中國人不僅是火箭的發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圖利用固體燃料火箭將人載到空中去的幻想者。”這裏所說的“幻想者”就是明代的萬戶。
1945年,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基姆在其名著《火箭與噴氣》一書中記載了萬戶的實驗,“大約14世紀之末,有一位中國的官吏名叫Wanhoo……”,書中稱萬戶為“試圖利用火箭作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而把他的壯舉稱為“首次進行火箭飛行的嚐試”。
德國火箭學家威利·李在其《火箭、導彈和宇宙航行》一書中,敘述了萬戶的業績,並寫道,這位博學而勇敢的中國官員,“在14世紀末,通過發明並試驗一種火箭飛行器,頗有些壯觀地自我犧牲了。”
為了表彰和紀念這位傳奇式的人物,美國科學家還用他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這座環形山在月球表麵東方海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