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勳這一翻天覆地的舉動,一下子讓各路英豪的神經緊張地興奮起來,一個個都蠢蠢欲動,搖旗呐喊。其中最積極的當數段祺瑞。因為正是張勳在總統黎元洪麵前煽陰風點鬼火,從中作梗,他才被黎元洪禦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的大權,至今還未找到報仇雪恥的機會。
於是,段祺瑞恍如橫空出世,當即囑托一代文豪梁啟超草擬討逆檄文,通電全國,並自任共和軍總司令。狡詐的段祺瑞為確保功成名就,想起了還遠住在江南的副總統馮國璋。於是,一紙電文,邀馮國璋聯手。而此時的馮國璋也正窺視著總統寶座,於是,一拍即合。二人趕到天津當麵謀劃。第二天,兩人署名發出電文,曆數張勳八大罪狀:
國運多厄,張勳造逆,國璋,祺瑞,先後分別通電,聲罪致討,想澄清視聽。逆勳之罪,罄竹難書。群力構造之邦基,一人肆行破壞,罪一;……罪八。國璋忝膺重奇,國存與存;祺瑞雖在林泉,義難視手。今已整率勁旅,南北策應,迅蕩霾陰,國命重光,拜嘉何極!馮國璋、段祺瑞同電。
馮國璋、段祺瑞臭味相投,聲威頓時壯大起來。浙江的督軍楊善德、直隸督軍曹錕、第十六混成旅司令馮玉祥亦電告出師,公舉段祺瑞為討逆軍總司令。於是,段祺瑞樂滋滋地在天津造市總廠設立總司令部,同時擔起國務總理的職任。討賊尚未成功,倒先將失去的龍椅挪了過來。而馮國璋也因黎大總統下台不能執行職任,言稱以大總統選舉法第五條第二項,“謹行代理”,即於7月6日就職。
在各路討伐軍的強攻猛打下,張勳哪裏還吃得消,無奈之下,隻得逃到荷蘭使館保命。溥儀再次退位,逃往英國使館。張勳複辟僅12天,即宣告失敗。
馮國璋、段祺瑞本是各立門戶,自懸一旗。馮為直隸人,段為安徽人,馮有馮幫,段有段派。而主戰派以段祺瑞為首,主和派又以馮國璋為頭。馮、段為一對冤家對頭,但在討伐張勳這個問題上,卻能勁往一處使,何故?其實馮、段貌合神離的“攜手合作”,無非是皆有利可圖——一個可任代總統,一個可複任總理。段祺瑞借反對張勳,撈到了“兩造共和”的資本,理直氣壯地再任總理,馮國璋順水推舟登上總統寶座,也變得名正言順。這正是冤家見“金娃”,點頭笑哈哈。隻要自己有利可圖,就是冤家對頭也要攜手起來對付共同的利益觸犯者,這種政治家的投機技巧,在商業戰場上同樣有妙用。
金鵬公司與長城公司是w市兩家勢均力敵的專營電器的公司。這對冤家誰都想搞垮對方,但都苦於誰也沒有足夠的能耐。長城公司更是為在一次購進100台組裝“鬆下2188”彩電時,被金鵬公司攪昏了頭,而一直耿耿於懷。
那是在1990年12月,長城公司以較低的價格購進100台組裝“鬆下2188”彩電,由於當時正處於銷售旺季,這100台電視機很快以原裝貨而銷售一空。金鵬探得底細後,便很“義氣”地幫幾位顧客鑒別真偽,傳授識別組裝與原裝彩電的要訣。結果,不少顧客為自己上當而大鬧長城公司,並大肆宣揚長城公司出售偽劣產品,坑騙顧客。長城公司不得不趕緊賠不是,並向已購者退還部分款項再贈長城電扇一台以示歉意。一番折騰,總算平息了這場風波,但長城因此損失不小。兩家公司也儼然成了不共戴天的敵手。
兩年後,華聯大廈在某市繁華地段開業,且經營的重頭貨正是電器。“華聯”本是一家實力較雄厚的企業集團,加之新開張的華聯大廈環境優美,設施一流,顧客很快流向華聯大廈。金鵬、長城兩公司營業額急劇下降。原以為華聯的出現,至多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豈料現在這樣發展下去,連生存也很困難了。兩家公司硬頂了大半年,商品嚴重積壓。眼看著公司門前可羅雀,兩位總經理心急如焚。
長城公司許總經理再三考慮,覺得還是首先要將公司重新“包裝”一下。但初估下來,沒有600萬元以上,很難使長城有多大的改觀,不免又猶豫起來。而此時金鵬公司陳總經理也在尋找出路。當他得知長城亦有此想法時,眼睛忽然一亮:何不兩家聯手?想到過去的恩恩怨怨,陳總經理考慮再三,還是提筆修書一封,力陳長城、金鵬之危機後,提出兩家聯手,衝出困境。正在猶豫中的許總經理接到此信,真所謂瞌睡送來了枕頭,再也不為前嫌耿耿於懷了。兩人一番謀劃,隨即將兩公司合並,花800萬元重新包裝,並將裝潢一新的公司改名為長鵬家電城,在數量、品種和售後服務上壓倒了華聯。同時,又花200萬元新辟長鵬服裝城,專售名牌服裝。一時間,生意好不熱鬧。
望著店堂裏川流不息的顧客,許、陳兩個冤家也喜不自禁。
先當孫子後做爺
李淵從太原起兵後不久,便選準關中作為長遠發展的基地。因此,借“前往長安,擁立代王”為名,率軍西行。
李淵西行人關,麵臨的困難和危險主要有三個。第一,長安的代王楊侑並不相信李淵會真心“尊隋”,於是派精兵予以堅決的阻擊。第二,當時勢力最大的瓦崗軍半路殺出,糾纏不清。第三,瓦崗軍還用一方麵主力部隊襲奔晉陽重鎮,威脅著李淵的後方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