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方式
欲了解人的心理或性格,從說話方式判斷,也是一種方法。從說話口音,可直接了解其人的出生地,從他的措辭也可了解他生長的家庭環境。例如,有的人平常和同伴一起時,總以“我老頭”、“我媽”等隨隨便便的叫法稱呼其父母,可是一旦與家裏父母通電話時,卻用“爸爸”、“媽媽”、“大姐”等恭敬的稱呼,且謙恭謹慎地說話,自此可看得出他的家庭教育是很嚴格的。
另外,有的人在自己發言時不準他人說話,或毫不在意地攔腰截斷別人的話,這種人多半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任何事都以本位的想法行動,是一種自大任性的性格。此外還有一種人,是自己的話題一旦被打斷,便憤而不再表示意見,這種人內心縱有不滿,但由於性格內向,所以隻是“消極抵抗”。
同樣,互不相熟的兩人鄰座時,就有人會注意將中斷的話題努力繼續下去。如果因為年齡的差距、社會環境、職業的不同,沒有共同的話題而出現談話中斷的情形時,就有人會設法找出話題,而且為了盡量避免尷尬的氣氛而一再提出話題,這種人便是具有協調性的“社交型”者。反之,也有在那種氣氛、環境下找不出話題的人,這種人就屬於無協調性的“非社交型”,如果不是這種力不從心的人,就是對窘迫的氣氛一向毫無感覺,而漠然無視的“自尊自大型”。
此外,還有在談話中時常領導話題,多數時候是個人唱獨角戲的人;或者將話題始終圍繞在聽眾身上的人;也有在眾人談話時,有辦法在談話中斷時,找出新話題,並擔任主角的人。
事實上,如果想以讀心技術讀出他人的心理,那麼從某些細微的信息或觀察,便可了解許多事情。例如:在談話中隨聲附和、敲邊鼓的方法,便因人而異。在關鍵處說“可不是嗎?”、“嗯!”或點頭表示讚同者,則是深思熟慮的穩重可靠型;一再點頭,連聲“嗯!嗯!嗯!”或“是啊!是啊!”忙著幫腔的人,固然具有協調性及妥協性,卻也有些是急躁而屬於不思考型。
總之,若能不忘隨時觀察周圍的人,並具備應有的知識,一旦麵臨問題時,便可從其性格或平日舉止、動作、習慣、想法等表現,輕而易舉地了解到他的心理或感情的動向。
癖好、習性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可避免的缺點和習性。如果自誇毫無缺點,那麼他的缺點就是自大傲慢。許多人有自己不易察覺的“小動作”,有人思考或專心讀書時,就會啃指甲;有人喝了酒就變得開心、喧鬧或變得憂鬱;有的與人談話時,會下意識地挖鼻孔、抓抓頭皮後聞一聞,或者將手指弄得格格作響;有的人與外人談話時,動作非常誇張。諸如此類,真是不勝枚舉。
在女性方麵,有的女性說話一定要以手撐扶著臉頰,有這種習慣的女人為數不少,有的女性在不該笑的場合,卻會做出以手捂嘴笑的動作等,這些人在她們的心理深處有著極複雜的情緒,是在別人麵前沒有自信的表現。而且,有的女子還有過分拉緊裙子前擺的壞習慣。男人在談話時如果碰到對方有這樣的動作時,就好像被人懷疑自己是個好色之徒,而心裏極不舒服,實際上自己絕不是這種人。
觀察他人的癖好或習性時,利於我們更好地掌握他的心理。
請注意您的四周,一定會意外地發現竟有許多這種人。人的癖好通常表現在他無意識的時候,如果能在平時就暗中不露痕跡地加以注意,必可輕易了解他的心理。
(3)根據服裝、攜帶物品的特點讀心
服裝和攜帶物是自我的延伸
任何人在判斷別人時,通常是先從麵部,其次從服裝或所攜帶的物品大致推測一番。服裝或攜帶的物品可謂自我性格的延伸,因為那是經由本人挑選而穿著、佩帶的,必然充分顯示其人的氣質。因此,如果將這些視為人身體的一部分,也不為過。
看到蓄長發、戴呢帽的,便以為是畫家或藝術家;傍晚時分,看到濃妝豔抹、打扮花哨的女子,便推測是酒吧裏的服務小姐。服裝或攜帶物品不僅代表其人的職業,也表現出他的品位、興趣、性格甚至嗜好。例如:行為規矩、一絲不苟的人,在服裝儀表上也是整整齊齊、幹幹淨淨的;而行為毫不拘束的,他的服裝便不很講究。總之,我們可以從這些線索,尋找出對方的性格表現、經濟情況或生活環境。
不過,世上總有許多例外的事:有許多人看來一點也不像富翁,卻擁有許多財富;有些看來不像有學識的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學教授。現代社會中,這種出乎自己想象以外的人,有增無減。因此,縱然看到一個漫不經心、馬虎隨便的人,也不可根據其穿著、打扮妄下判斷。
曾經有一段時間,國外某些旅館的前台會根據客人的鞋子,而決定是否讓其入住。現在要再以鞋子來評價客人,可就難上加難了。在公寓住宅中掛曬的衣服,有色彩鮮豔的便服,也有嬌媚的黑色絲襯裙,試著詢問所有者,那麼你可能會發現是位老太太,這時,讀心技術似乎難以施展了。
但是,讀心技術與代表自我的穿著、裝扮,還是有密切關聯的。讀心技術原負有讀出對方心理意向和感情的任務,而從服裝打扮判斷其大致屬於何種性格,也是很有用處的;因為人的職業或所屬階層,會在他的人生觀和行為舉止上,打上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