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處世識人學(9)(1 / 3)

如果一反常態地說話過於謙卑,或以譏諷的口吻說話,那便是心中蘊含敵意與反感的緣故,這也是一種因敵意、反感而表現出的逆向行為。如果無法明白地把這些情感表露出來時,無意中就會表現出足以拉開彼此距離的態度,或者摻雜譏諷、挖苦而表露出攻擊性。

此時,還應觀察其他變化,例如眼睛:和善的目光消失,而增加了些許銳利的眼神;笑聲失去自然的,表情也變得生硬。

爭先說話、辯解

有種人時常不顧對方未將話說完,便搶話說明或辯解,這種人大多較為膽小,不斷為心中的愧疚或秘密是否會被揭穿而感到不安與焦躁。唯恐對方發生懷疑,便搶著說話,設立防線來辯解,這是想盡快脫離不安感的心理表現。因此,在懷疑對方有如此心態時,須不露痕跡,不要顯露出你的注意,應隨聲附和對方的論調,這樣一定能使對方漸漸安心、恢複平靜。而特別膽小的人,還可能在其他方麵有所變化,如眼神因害怕而閃爍不定,言行舉止也會變得慌張失措。

猥褻的話題及下意識的逃避

當犯罪人站在犯罪現場時,總會裝作若無其事地看著刑警進行搜索。還有的肇事逃逸者會大膽地回到現場混進人群之中。和這種心理相同,有人在某些場合故意說些猥褻的話,直截了當地說出他人避而不談的話題。因為他意圖自行發掘自己最恐懼的不安根源,借以使緊張和不安的心理獲得舒解。這種人往往是大膽地脫口而出,或出人意料地胡言亂語,總之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而其言語有真有假,若要以讀心技術謹慎探討其內容,必可發現問題的關鍵。

另一方麵,也有人為了盡量避免心情不安,而避開某些話題或場合,若觸及此人下意識所敬而遠之的話題,並固執地不肯罷休,則此人的反應就會因而更顯得焦躁不安,例如:挪開視線、或垂下雙眼、交叉雙腿、不斷吸煙。

讚成或附和

平常並不太附和你說話的人偶爾也會過於迎合、讚同,這種人絕非大意或漫不經心的人,必定有其目的,隻因為目前形勢不宜反對你。就暫時隨聲附和、極力讚成。然而,在他內心可能有著不容拒絕的條件及暗藏的詭計。總之,識破這種附和或迎合,是非常需要的。

手腳動作

任何人都無法把所有快樂、不快樂的感情完全掩飾,而不表露在青行舉止上高興時動作自然比較起勁,態度也比較爽朗幹脆。相反的,悲傷或疲倦時,便變得消沉鬱悶而興趣索然。在我們身邊有不少直接表現出這種心理狀態的例子,如果您試著觀察在咖啡廳等待女友的男子,必然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首先,那男子手拿著雜誌走進屋來,視線飛快地在周圍座位上掃視一番,尋找他的目標——女友,如還沒來就先找個適當的位子坐下。看看手表,確定一下時間,向服務員要了咖啡,點起一根煙,凝視著進門處。當然,“她”還未出現。然後重新慢慢地環視店內四周,喝一口水;咖啡來了,加糖,撚滅手上的香煙。

過一會兒,一便會心不在焉地將視線投向進門處並啜著咖啡,再點起香煙,無所事事地看著其他成雙成對的男女,看著服務員;神經質地彈彈煙灰,隨手翻閱雜誌,但是眼睛不曾停留在紙上,而是望著進出的人。

咖啡喝完了,接著喝水;放下雜誌,再點煙,但視線並未離開進門處;再看一次手表,從懷中拿出兩張好像電影票這類的東西,再三地看。

接著檢視自己的裝扮,拍掉西裝褲上的小灰塵、整整領帶、喝水、雙腿交叉;這時候已經可以看出表情微微現出焦躁,手指好像彈鋼琴似的在椅子上彈了起來;拚命吸煙,煙已燃去一大半,吹掉桌麵上的煙灰。

等候的人依然還沒來,便明顯地焦急不安起來,微皺著眉,咬著下唇;而且,交叉著雙腳,又很快地伸伸腰;深深靠在椅背上,大約一分鍾,又微微坐正,腳尖踢著桌腳;終於,他不耐煩地把雜誌卷成棒狀敲打著,再看一看手表。

想必一般人都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在公司最忙的時候有客來訪,不得不慢慢坐下來與他交談,可是對方卻又未察覺您著急的心情。這時候,您無法呼叫誰,總希望來個電話解救,這種明知其然,卻難以消受的情形,便自然而然地產生種種代表焦急的動作,挪動桌上擺設、對鄰座正談論的工作話題頻頻插嘴,東張西望,諸如此類等等。以下,再就手腳的動作分項敘述:

手的動作。手指如彈鋼琴般的敲打著,是內心焦躁的表現;拿著香煙的手微微顫抖,表示緊張、興奮的情緒;而無意識地拍拍西褲的灰塵、挖指甲等,是心不在焉的表現。

腳的動作。不時交叉雙腳,其實是焦急或摻雜著畏縮、恐懼的行為,而以鞋頭踢著東西,或以鞋跟打著拍子,則是心中思索著其他事物,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如果像關在鐵籠中的熊不停地踱著步伐,若有所思,則是心理焦躁的表征動作。

其他動作。固然籠統地對事物加以斷言是危險的,但在談話時,對方的姿勢也值得注意,例如對方心理有所不安或有不可告人的企圖時,他的姿勢絕不可能一成不變,身體的傾斜度必定變大,且多半向前彎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