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1)(3 / 3)

多一個朋友不如少一個敵人

在一個偏遠的山村,張姓與李姓兩家是三代世仇,兩戶人家一碰麵,經常是拳腳相加,大打出手。

有一天傍晚,老張與老李從集市裏出來,碰巧在返村的路上遇見了。兩個仇人一碰麵,倒沒有開打,不過,也各自保持距離,互相不答理對方。兩人一前一後走在小路上,相距約有幾米遠。

天色已經相當暗了,是個烏雲蔽月的夜晚,走著走著突然老張聽見前麵的老李“啊呀”一聲驚叫,原來是他掉進溪溝裏了。老張看見後,連忙趕了過去,心想:“無論如何總是條人命,怎麼能見死不救呢?”

老張看見老李在溪溝裏浮浮沉沉,雙手在水麵上不斷掙紮著。這時,急中生智的老張連忙折下一段柳枝,迅速將枝梢遞到老李的手中。

老李被救上岸後,感激地說了一聲“謝謝”,然而猛一抬頭後才發現,原來救自己的人居然是仇家老張。

老李懷疑地問:“你為什麼要救我?”

老張說:“為了報恩。”

老李一聽,更為疑惑:“報恩?恩從何來?”

老張說:“因為你救了我啊!”

老李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解地問:“咦?我什麼時候救過你啦?”

老張笑著說:“剛剛啊!因為今夜在這條路上,隻有我們兩個人一前一後行走。剛才你遇險時,倘不是你那一聲‘啊呀’,第二個墜入溪溝裏的人肯定是我了。所以,我哪有知恩不報的道理呢?因此,真要說感謝的話,那理當先由我說啊!”

此刻,月亮從烏雲裏露出臉來,在月光的照射下,地麵上映著老張與老李的影子,當年曾互相打鬥過的雙手,如今卻是緊握在一塊兒。

與人交往,退一步絕對能海闊天空,就像老李與老張,在我們最需要幫助時,身邊出現的人往往是我們的敵人。因此,多一個朋友,遠不如減少一個敵人好,隻要我們主動伸出和解之手,我們可能就會減少一個敵人,而增加一個肝膽相照的好朋友。

人生在世,誰都難免犯錯,隻要對方不是故意的,我們就應給予原諒,並在工作生活中給被原諒者重新認識自我和改正求新的機會,讓對方感受寬容者的人格力量。反過來想想,對方做錯了事,心裏肯定會忐忑不安,如果我們心胸開闊一些,寬容對方,那麼,他就會心生感激,對你另眼相看。學會原諒,懂得寬容,少些無謂的衝突,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才會寬鬆,整個社會才會和諧。

一人請教禪師,說有人在背地裏捅他刀子,該怎麼辦?

禪師拿起一把斧子,走出室外。禪師對那人說,現在他把斧子扔向天空,會怎麼樣呢?

當扔出去的斧子“咣”的一聲掉到地上時,禪師問:“你聽到天空喊疼的聲音了嗎?”

“斧子又沒有傷及到天空,天空怎麼會喊疼呢?”那人說。

“斧子為什麼傷及不到天空呢?”禪師問。

“天空是那麼高遠,那麼遼闊,斧子扔得再高,也觸及不到天空的皮毛啊!”那人感歎道。

“是啊,天空高遠、遼闊,那是天空的心胸大。如果一個人有天空般寬闊的心胸,別人就是再向他放暗箭、捅刀子,也無法傷及到他的心靈啊。”

那人低頭看了一眼那把掉在地上暗淡無光的斧子,又抬頭望了望高遠蔚藍的天空,心裏不由開朗了。

寬容,意味著你不會再為他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天空大度地接納了所有的傷害,才有了它最壯觀的遼闊和豪邁。生存需要的是競爭,但生活需要的卻是寬容。

阿拉伯國家有位作家名叫阿裏,有一次他和吉伯、馬沙兩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經過一處山穀時,馬沙不小心失足滑落下去。幸虧吉伯拚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馬沙於是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

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條小河邊,吉伯跟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起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當他們旅遊回來後,阿裏好奇地問馬沙:“為什麼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頭上,而將吉伯打你的事寫在沙子上?”馬沙回答:“我永遠都感激吉伯救我。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得一幹二淨。”

記住別人對我們的幫助、支持和恩惠,洗去我們對別人的怨恨、不滿和挑剔吧!這樣在人生的旅程中你才能更自由、幸福和快樂。

阿薩吉奧利曾說:“如果沒有寬恕之心,生命就會被無休止的仇恨和報複所支配。”美國的林肯競選總統成功之後,準備起用一名曾迫害過自己的政客而遭到同僚們的一致反對。然而林肯對他的部下這樣解釋說:“把敵人變為自己人有什麼不好呢?我這樣做既可消滅一個敵人,而又多得到一個朋友……”

《尚書》中說:“一個人有包容的雅量,他的德行就偉大。”一個人隻有容人之所不能容,恕人之所不能恕,忘人之所不能忘,才能為人之所不能為,成人之所不能成,達人之所不能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