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也能對我們有所啟示。自認弱智的阿甘,從來就習慣把自己放在一個相對低下的位置,所以他有許多可以借助的對象,也因此有很多人幫他。事實證明,再怎麼樣高大的身軀,站在那裏,終究有能打倒他的,但沒有人能把一個躺在地上的人打倒。
槍打出頭鳥,鋒芒不露才是生存之道
外斂內修、鋒芒不露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我們的祖先尤其注重德行的修養,進而完善自我,達到實現自我價值的目的。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雄鷹站立的樣子像是要睡著了,老虎在行走的時候懶洋洋的,仿佛生病了一樣,實際上這正是它們獵食的高明手段。所以君子要聰明不露,善於藏鋒,才有肩鴻任钜的力量。
如果想讓別人坦然地接受你,即使你才高八鬥,也要學會掩飾,不能全部展現。就像你擁有一件珍奇異寶,不能逢人就拿出來吹噓一番,要懂得適時地、有分寸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否則,不僅會招來別人的嫉妒,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是殺身之禍。
《老子·供德》章說:“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意思是最聰明的人,雖然有才華學識,但平時像個呆子,不自作聰明;雖然能言善辯,但好像不會講話一樣。這說明,一個人要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裝傻。
吉勃是美國一個很有名的礦冶工程師,畢業於耶魯大學,又在德國的佛萊堡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按理說,拿著這些名牌學府的文憑找工作一定會被優先錄取。可是,當吉勃帶齊了所有的文憑,去見美國西部的大礦主亨利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
原來,那位大礦主是個脾氣古怪又很固執的人,沒有什麼文憑,所以不相信有文憑的人,更不喜歡那些文質彬彬又專愛講理論的工程師。
當吉勃前去應聘遞上文憑時,滿以為老板會樂不可支,沒想到亨利很不禮貌地說:“我之所以不想用你,是因為你曾經是德國佛萊堡大學的碩士,你的腦子裏裝滿了一大堆沒有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什麼文縐縐的工程師。”
聰明的吉勃聽了這番話,不僅沒有生氣,還心平氣和地說:“假如你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我會告訴你一個秘密。”亨利表示同意。
於是,吉勃對亨利小聲說:“其實,我在德國的佛萊堡並沒有學到什麼,那3年就好像是稀裏糊塗地混過來一樣。”
沒想到,亨利聽後笑嘻嘻地說:“好,很好,明天你就來上班吧。”就這樣,吉勃運用了必要時不妨讓步的策略,輕易地在一個非常頑固的人麵前通過了麵試,獲得了錄用。
也許有人認為,吉勃的做法不十分合適。當然,沒有一件事是100%完美的。問題的關鍵是,這樣處理之後,是不是能夠既不傷害別人,又能把問題解決掉。就拿吉勃來說,他貶低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他的學識如何當然不是由他自己評價的。而且,就是把自己抬得再高,也不會使真正的學識增加一分一毫;反過來,即使貶得再低,也不會使自己的學識減少一分一毫。
總之,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位置,或者擁有多麼炫目的成就,在與人相處的時候,都不能仗勢欺人,而是要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必要時幫助別人。當然,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你要學會尊重對方,隻有這樣,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如果一個人總是覺得自己是最棒的,任何人都比不上自己,就會把自己孤立起來。尤其是你的上司的能力不如你的時候,這種做法更會給自己的職場生涯造成嚴重的傷害。
25歲的林心藍畢業於外語學院,身高1.70米,不僅臉蛋長得漂亮,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在跟外商的談判中,她時常露臉,同事對她都讚許有加。相比之下,她的頂頭上司——部門經理陳玲顯得比她遜色多了。林心藍剛進公司的時候,經理對她很親切,但在一次跟外商談業務的宴會上,林心藍出盡了風頭,得意地用英語跟外商海闊天空地交談,並頻頻舉杯,充分顯示出高貴與美麗,竟把上司陳玲冷落到一旁。過後不久,林心藍就被調到另外一個不太重要的部門去了。
麵對不如自己的上司,林心藍犯了職場的忌諱——越位。在公眾場合喧賓奪主,與上司“搶鏡”,不顧上司的麵子,上司當然不願意把這樣犯上的下屬留在身邊。
中國有很多古語警告我們為人處事不要太鋒芒畢露,如“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等等。保護我們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大多數人保持一致,否則,你就會遭遇到危險。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出人頭地而被嫉恨,因權高而被害死。倘若當初不上《諫逐客表》,能洞悉“鋒芒不露”之道,何落如此悲慘結果?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自然會對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情節印象深刻:
操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大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劉備藏而不露,人前不炫耀,裝聾作啞不把自己算進“英雄”之列,從而使曹操放鬆了警惕,也避免了一場劫數。
古人稱:“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然進而觀於大海之鵬,則渺然自小,又進而求之九霄之鳳,則巍乎莫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職場上,隻要以“謙虛”倆字鋪路,你就會在人際關係上做到遊刃有餘。而鋒芒畢露、誇誇其談,即使你才高八鬥也難以成就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