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因為遭遇刺客閉門謝客,文玉婧一聽到這個消息,多日來因為習墨桓不顧她的臉麵送她去順天府的憤恨立時消減了不少,不過,對於如花死裏逃生的確定,還是叫她極為的不爽,為此對於不知道是誰派去的刺客的失敗行為而感到惱怒,接連摔了幾件屋裏的精美擺設。這一舉動立刻招來了習家四夫人的不喜,在習四爺的耳旁吹了風,堅絕地反對文玉婧這個不知道表了外少層的親戚留在習家。
文玉婧在發泄了一通怒火後,卻絲毫不知自己已得罪了這門親戚,在習家留不了幾日了,她在那兒正準備著去長樂公主的賞花宴上要好好地給長樂公主表現一番,同時,要找機會在習墨桓麵前解釋解釋,定要叫習墨桓發現她的美好,把她視為不可多得的一位心動女子,借此達到她嫁給習墨桓的目的。
與文玉婧一樣曾被長樂公主和顏悅色地說過幾句話的李嬌嬌,她的心性就比文玉婧差了許多,因為習墨桓的舉動傷了這嬌嬌姑娘的臉麵,雖有長樂公主給了些禮物算是安撫,可這嬌嬌姑娘還是病倒了,家裏的父母頓時急的不行,還指望著這個閨女去長樂公主的賞花宴討好討好長樂公主,就算不能嫁給睿親王,也能在那宴會上見見各府的夫人,挑個名門公子、世家子弟也算是一門好姻緣啊!可惜,李嬌嬌這一病,斷然是無法去參加長樂公主的賞花宴了。
奇境苑。
被舅舅訓,又被習墨桓責怪,如花知道他們都是為了自己好,是心疼自己,是真心的關心自己的安危,雖說被罵了被訓了她也很難過沒麵子,但隻要躺在床上好好一想,這心裏就全是對自己的自責,覺得自己是該反醒一下。
就在這個時候,從大吳村來的人到京城了,時間很巧,就在長樂公主舉辦賞花宴的這一天,也是如花被刺客刺殺的第二天,同時也是如花的麗人坊成衣店開張的這一天。如花滿腔的自責和被迫在床上休養的鬱悶立刻被欣喜所替代,盼著早點見到那些比京城的人要好千百倍的淳樸的同鄉們。
柳安因為在又急又擔心的情況下把如花說教數落了一通,一夜輾轉反側不知如何再去麵對外甥女如花時,也得知了水泥廠的馬羊兒等人馬上就要到京城了,一早起來,柳安總算是有了借口暫時到外麵去躲一躲,他怕見到了如花不知道怎麼跟這個外甥女表達他的歉意。
這邊伺候的小廝則已給柳安擺上了早飯,早飯很簡單,大米稀飯、豆腐腦、醃醬瓜、涼拌萵筍絲,主食是豆腐粉條素包子。柳安一看,叫了小廝一問,知道是如花吩咐廚房給做的早飯送過來,頓時一陣感慨,還是外甥女對他好,知道他喜歡這些可口的飯菜,對於和如花的尷尬立時就拋置腦後,用過了早飯後,還是去看了如花,這才去水泥窯廠去打個招呼,便去城門外守著,等著接馬羊兒他們進城。
河陽縣。
伍立文和柳氏夫妻帶著大兒子伍誌勤和柳氏的二弟柳旺一起上路,到了河陽縣。
伍立文夫妻對於幾個孩子的事都很公正民主,所以滿媒婆介紹的這個韋秀才姑娘的事,他們都一五一十的跟誌勤說了,也是征求了誌勤本人的意見,才一起來河陽縣親自相看的。
伍誌勤是這個時代長大的人,自然能夠接受父母包辦的婚事,他的條件,就是女孩子要賢惠,得認字,至於長相,他雖然沒有說,但在心裏也祈禱能成為他妻子的女子要美麗漂亮。這個時代的教育,一直要求做妻子的,首先是賢惠,持家有道,孝順長輩,慈愛謙和,誌勤縱然有那麼一點點的少年情懷,還是聰明的沒有親口說出來,否則不說他娘會嗔怪他,怕是他爹都會指責他不可以貌取人。
柳旺去打聽消息了,等他一回來,立刻就跟姐夫姐姐、大外甥說了,三人聽了都覺得女方的條件還行,誌勤也覺得比較滿意。
柳旺打聽來的消息是,韋家的這個姑娘是長女,母親已經過世,跟著後母過活,繼母體弱多病,家裏全靠她打理,韋秀才家業不小,有三百畝地,家中丫環、小廝、粗使婆子等大概有二十幾個傭人。
韋秀才自打科舉無望後,便打理家中的田地,十來年間掙下這份家業,也算是個有膽識和能力的男人,不是個迂腐的一門心思隻求高中而不知柴米貴的書呆子。
韋家的大姑娘在外麵的名聲也挺好,長得漂亮,為人熱心、大方,還勤快擅理內務。
“姐夫、姐姐,我當時假裝成過路人,去韋家討口水喝,韋家守門的老伯待人有禮,還給我找了個板凳叫我坐著休息,給我端的還是屋裏就有的現成的溫水。我當時還問了他,為何這水是溫水?那老伯說‘我們這裏離大路近,總是少不了討水的路人,老爺就吩咐了,隨時有開水,這天還不夠熱,喝涼水容易生病。’一個門房都這麼講禮貌待人客氣,而且這家的老爺能為路人著想,我想著這家的姑娘也不會是個差的。”
柳氏聽了直點頭,伍立文也感慨地說:“旺弟說的不錯,有這樣的父親,養出的女兒,想必也是好的。再說了,附近的鄰居也對韋家姑娘稱讚有加,這姑娘的品性斷不會是個不好的。”當然,他們都是韋姑娘還小的時候見過的,聽柳旺說他們都讚韋姑娘聰慧、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