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護理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三)(3 / 3)

4.選題的可行性原則

指在選擇課題時,要根據實際具備的和經過努力可以具備的條件來選擇課題。主要體現選題的條件性,要求選題時應充分注意和考察是否具備完成課題的主、客觀條件。

(二)建立假設

研究課題初步確定後,研究有了一定的方向和目標,但還必須建立一係列的假設。即根據先前實驗結果的印象、經驗和知識,提出對所選問題可能的解釋或答案。這種對所選問題假定的解釋或答案稱為假設。假設是對所研究的問題提出初步的、推測性的帶假定意義的理論解釋。它還不是科學真理,還沒有經過觀察、調查和實驗的驗證。假設需要通過實踐證明它是正確的,隻有經實踐檢驗證明其是正確的,才能上升為科學理論。

建立假設的具體方法有類比、歸納和演繹、推理等。

二、設計階段

(一)設計的意義

在研究課題選定和理論假設建立後,應開始進入課題研究的設計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製定對課題研究的全過程具有指導意義的具體實施方案,以及收集資料在方法上的具體規定。

設計應闡述從研究起始至研究結束中的具體步驟和時間安排,使參加研究者對整個調查過程做到胸中有數。這也是實現研究目的的重要環節和必要保證,並對整個研究過程具有一定的督促和監督作用。

研究設計的製定必須圍繞研究課題的選擇和理論假設進行。也可以說,研究課題的選擇和理論假設是研究設計製定的理論準備,對研究對象的一般性了解則是研究設計製定的客觀依據,對研究實施可能性的正確估計則是研究設計製定的經驗依據。缺乏對研究對象的一般性了解和對研究實施可能性的正確估計,脫離研究課題和理論假設,是不可能製定出具有科學價值的可行性研究設計的。

(二)研究設計的內容

研究設計的內容是對研究全過程的分步驟、分階段的細則化描述。研究設計一般包括:明確研究題目、闡明研究目的、選定研究單位、規定研究規模、確定研究對象、說明研究方法和統計學設計、擬定研究時間安排、研究經費預算和研究管理及研究組成員介紹等部分。

明確調查題目,是指說明選定的研究題目和該題目產生的一般過程,以及說明選定該研究題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闡明研究目的,是指通過研究所要探求的相互關係和所達到的預定境界和具體的結果。

選定研究單位、規定研究規模和確定研究對象,是根據研究課題的要求和研究目的的需要,對研究客體的單位、實施範圍和具體對象的確定。

確定研究單位後,可劃分研究的規模。研究規模的大小是以研究的人力、財力、時間以及對象的代表性為依據的。研究規模就是研究樣本數量總計。比如研究規模可以是數省、數市範圍內的上千戶或者上千人,也可以是一個社區的幾十戶或者幾十個人。

研究對象是指被研究的具體的人。

研究方法是社會研究目的得以實現的具體途徑。選用什麼樣的方法是以研究目的、內容的要求和研究者對方法掌握的熟練程度為依據的。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對資料收集的可靠性、科學性和時間性影響很大。在選擇方法時可以是一種方法的選用,也可以是幾種方法的配合使用。如可以使用單一的問卷法,也可用問卷法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法。

在研究設計中,還必須注明研究的時間順序,以保證計劃按時完成。時間的安排必須是經努力可以達到的,並留有一定的餘地。

在設計時還需做出研究所需的經費開支預算,列出開支預算的清單,如文具費、器材費、交通費、資料整理加工費等。

最後還要扼要介紹研究組的組織管理和成員情況,明確研究的分工,各項工作有專人負責,並在研究中互相配合。這也是社會調查研究得以實施和順利完成的必要條件。

三、實施階段

在一項研究課題完成了選題的理論假設和研究設計等程序後,就應進入實施階段。實施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根據研究方案的內容進行實地調查和資料的收集。

實地調查和資料的收集應根據已確定好的具體調查對象和調查範圍開展,通過問卷調查、觀察、訪談等方法取得第一手資料。實施時應注意嚴格按照研究設計方案進行,觀察時既要注意到計劃觀察的內容,又要留心所有未曾預料的現象出現。

四、總結階段

總結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將實施階段中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使資料能反映研究對象的總體特征,以得出研究結論,並撰寫出研究報告。

整理資料時應注意:①核對和檢查原始資料有無錯誤或遺漏;②將原始資料進行分類、編號。

資料的分析是提供護理社會研究成果的最後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

資料分析包括兩個方麵:①統計分析:運用統計學知識對資料進行定量分析;②理論分析:以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方法、邏輯學方法為依據,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從現象的相互聯係上對研究對象進行定性分析,充分揭示資料所反映的本質意義。

通過以上兩方麵分析結果,對研究課題的理論假設進行驗證。

撰寫研究報告是整個研究的最後步驟。是將研究的目的、采用的方法和獲得的結果進行科學的整理、歸納和分析等一係列思維勞動後形成的文字記錄和總結,從而把所研究的課題成果上升為理論,再為實踐所應用。

(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