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生涯規劃(3 / 3)

四、高校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

為了更科學、更合理地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輔導員應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總體上看,輔導員規劃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主要經曆以下幾個步驟。

1.自我評估

自我評估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也是能否獲得可行性方案的前提。職業生涯規劃的製定是從輔導員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生涯需要及其目標的評估開始的。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的基礎上進行的。自我評價的核心是人職適應問題,因而自我評估的重點是分析自己的條件,特別是個人的性格、興趣、特長、需求、個人技能、職業心態和職業信念等,充分考慮其與職業的匹配。

2.環境分析

輔導員的職業生涯環境主要由社會環境、學校環境、業緣環境三部分構成。職業環境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分析環境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製,即對環境進行機會—威脅的對比分析。機會是指環境中對輔導員工作的開展、輔導員個人成長有利的方麵;而威脅則指外部環境中對輔導員及其工作不利或存在障礙的因素。在具體進行環境分析時,輔導員應在事先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了解輔導員工作具體在學校以及社會大環境中的地位、 形勢以及發展趨勢。然後進行相關因素的評分,填寫機會—威脅程度分析表,同時對環境維持或改善的可能性進行預測和評級,對改善的可能路徑進行分析、設計。

3.確定目標

目標是行動的導航器和指南針。職業生涯目標是指人們希望達到的與職業生涯相關的結果,是未來人生的發展方向。有效的職業目標能激發潛能,堅定信心,對人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個人要確定一個既滿足社會需要又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目標的確定是在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以高校輔導員作為職業,設立自己以後的職業生涯目標。職業生涯目標按照性質分解為外職業生涯目標和內職業生涯目標。輔導員的外職業生涯目標主要是側重於職業生涯過程的外在表現,主要包括工作內容目標、行政職務目標、學術職稱目標等。輔導員內職業生涯目標主要側重於職業生涯過程中自身素質提升及相應的內在體驗,主要包括能力的提升、知識的豐富、經驗的積累、心理的成熟等。按照時間分解為短期職業目標、中期職業目標和長期職業目標,短期目標一般為1~2年的目標,中期目標一般為3~5年的目標, 長期目標一般為5年以上的目標。職業目標主要從兩個方麵加以設定:一是從宏觀上黨和國家對輔導員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出發,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二是從自己個體發展的微觀角度出發,結合自己的客觀實際所設定的職務、職稱以及內心體驗等方麵的職業目標。

4.選擇路徑

輔導員未來職業發展路徑是更為具體、明確的個人發展指向。輔導員未來職業發展路徑主要分為走專業教師發展路徑、走學生工作專家化發展路徑、走行政發展路徑等。這些職業發展路徑是輔導員個人職業發展的主要路徑選擇。從事專業教師發展路徑是高校輔導員實現個人職業轉型的重要途徑。隨著中央16號文件等係列文件的出台,為輔導員選擇學生工作專家化發展路徑提供了製度保障,越來越多的輔導員選擇這一路徑為自己的職業定位。走行政發展路徑是輔導員職業發展的主要選擇之一。行政發展路徑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政府機構公務員,另一部分是高校黨政幹部。部分高校為鼓勵更多的人從事輔導員工作,規定學校黨政機關幹部必須從輔導員中進行選拔,於是,在高校行政機關從事行政工作已成為輔導員職業發展的一種主要選擇。

5.實施策略

實施策略就是要製訂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方案。目標確定以後,如果不采取行動,目標將無法實現,因此,要實現職業生涯目標,就必須製訂包括職業生涯發展路線、教育培訓安排、時間計劃等措施在內的行動方案,增強自我規劃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長遠目標與高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有機銜接,增強規劃的可行性。對於高校輔導員而言,職業生涯目標實現的主要策略有四個方麵:一是培養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二是提高工作能力,獲取更多的職業資本;三是分階段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四是積極主動參與自己的職業生涯管理。

6.評估調整

職業的選擇及其目標的確定,並不意味著輔導員對自身職業生涯管理的終結。任何人的職業生涯管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不斷評價與調整的過程。要使規劃行之有效,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地對規劃實施的各個環節進行反饋,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輔導員要經常對自己走過的職業生涯進行評估,並進行相應的修正與調整。反饋評估的目的是衡量高校輔導員發展的實際結果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距,及時診斷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找出相應的對策,對規劃進行調整與完善。評估一般是讓輔導員接受日常所接觸的各部門主管領導、學生、同事等的評估,通過評估來反饋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體係是否可行,從而使其不斷完善。

總之,建立健全高校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體係,對輔導員而言,有利於輔導員基於自己的專業背景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職業理想,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從而更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 對高校而言,有利於充分調動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解決高校輔導員工作秩序性、連續性不強的問題,促使其個體得到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