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團長提出的問題,很尖銳,有些人會麵子上過不去,有些人會對這不以為然。我不管你們怎麼想,既然問題已經提出來了,就要把他解決。裝備的問題由國防科工委負責協調解決。加強陸軍航空兵建設這是我軍已經確定的任務,看來現在要加速進行。空軍的問題海灣戰爭後就提出過,由於阻力太大就不了了之,現在這個問題是到解決的時候了。空軍引進蘇-27給我們很大的震動,它的性能甚至超過我們在研的下一代戰鬥機,蘇-27在80年代初就服役了,而我們在這個時候的空軍卻是殲-6。而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我們的裝備水平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我們的作戰思想還停留在地麵作戰的時代。海灣戰爭中42天的戰爭,空襲就占了38天。陳團長說的對,我們的空軍已經完全不能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關鍵是作戰思想的落後,我們的作戰思想還停留在國土防空上,空中攔截,防禦上。而國外空軍的作戰任務主要已經轉移到對地作戰上來。信息化戰爭需要有空軍強大,精確的對地火力支援,我們的空軍現在根本不能完成這個任務,思想不行,裝備也不行。思想上我們的空軍必須要把思想轉變過來,誰不能轉變過來就不要呆在這個位置上,裝備的問題裝備上國防科工委準備怎麼解決?“F上將問連清中將。
“根據部隊的反應和要求我們將要引進俄羅斯的蘇-27的生產線技術,目前我們已經派出專家組去俄羅斯談判引進生產線,由於我們提出如果不引進生產線,我們最多買入的蘇-27不超過100架,在這個壓力下加上俄羅斯目前正需要美圓,俄羅斯已經原則上同意出售生產線技術。同時在俄羅斯幫助下準備在蘇-27的平台上研製一種殲擊轟炸機,以滿足對地精確火力支援需求以及海上遠程對海精確打擊的需求,但這個時間最少需要5年。我國當前空軍和海航的最主要對地支援武器是轟-6,雖然我們對轟-6進行現代化改裝使之成為對海攻擊的導彈母機,但空軍型號還是老式的沒有絲毫精確打擊能力的型號,為此我們準備借鑒美國越南戰爭時期的精確製導炸彈,研究自己的精確製導模塊改造以有的重型航空炸彈,以解決
當前空軍缺乏精確對地火力打擊問題。目前製導模塊已經完成研製,正在試驗效果。但轟-6速度慢,難以執行突防和打擊敵人防空陣地任務,這個主要改裝殲轟-7“飛豹”來解決,雖然空軍對這個飛機有些不滿意,但這個畢竟是我國唯一能實現低空高速突防和精確對地打擊任務的飛機,而且西飛正在利用俄羅斯技術對飛豹進行改進,主要是用俄羅斯多譜勒雷達替換原來的單脈衝雷達,利用鈦合金技術將渦扇-9發動機的渦輪前溫度由1167攝氏度提高到1600攝氏度,同時用新材料技術減輕渦扇-9發動機的重量,經過計算改進後渦扇-9推力將提高12%,相信改進後飛豹完全能夠實現精確對地打擊任務。為解決二炮的戰術導彈用於精確打擊過於昂貴的問題,我們一是發展了自己的巡航導彈係統,二是將庫存的老式紅旗2地空導彈改裝成M-9戰術導彈係統,這個工作我們一直在進行,現在隻不過把速度提高,這樣陸軍集團軍的戰術導彈部隊就擁有充足的對地精確打擊火力。“連清說。還有一些連清沒說。比如在
蘇-27的基礎上研製新的殲擊轟炸機是有俄羅斯人幫助,但這些俄羅斯人國家情報部門從俄羅斯挖過來的,已經擁有中國國籍。而且中國已經通過蘇霍伊設計局的內線獲得完整的蘇-30技術資料,隻要中國獲得蘇-27的生產線技術,經過稍微改進就可以生產蘇-30飛機。雖然有些技術國內沒有或者和俄羅斯技術相差很大,但隨著在俄羅斯的公司收購工作順利進行,得到這些技術隻是時間問題。當然為了保密連清中將隻能說是通過俄羅斯人的幫助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