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又治虛喘與遺尿(2 / 3)

迄今為止,大部分的海馬貿易都是用於傳統醫藥,除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和世界各地的華人地區外,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日本、韓國也都使用傳統中醫藥。傳統中醫藥對印度尼西亞的紮穆醫藥和菲律賓群島的民間醫藥,也頗有影響,如菲律賓人利用海馬醫治哮喘、心痛和過度活躍症,其醫療實踐與我們中醫藥對海馬的認識基本一致。

我國曆代醫家實踐證實,海馬在治療腎不納氣的虛喘方麵有卓越療效。什麼是腎不納氣的虛喘呢?芽虛喘,也即腎虛作喘,中醫學認為:腎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防止呼吸淺表的作用。如《類證治裁》一書所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若腎陽虛,則腎的納氣功能減退,攝納無權,則呼吸淺表,氣短作喘,上下不相續,惡寒足冷,甚則四肢逆冷,尺脈弱而無力,小便清長等。此即“腎不納氣”的虛喘。臨床表現為喘促日久,動則喘甚,呼多吸少,呼則難升,吸則難降,氣不多續,或形瘦神疲,跗腫,汗出肢冷,麵青唇紫,脈微細或沉弱;或見喘咳,麵紅煩躁,足冷,脈細數等。其主要發病機製是肺病及腎,肺腎俱虛,氣失攝納所致。治當補腎溫陽納氣,以引火歸元,接續真氣。海馬性溫,味甘微鹹,入腎經。補腎虛,溫腎陽,助腎氣,是一味溫腎壯陽,調氣和血,祛瘀生新的佳品。腎陽得補,腎氣充足,攝納有權,呼吸平穩,喘息自除。對於治療腎氣不足,氣不攝納所致的虛喘有奇效。《本經逢原》認為它“可代蛤蚧”用於哮喘。《藥材學》也記載它能“溫通任脈,用於喘息及久喘”。若治腎不納氣,動輒氣喘,呼多吸少,可用海馬單味研末吞服,每次3~6克,每日2次。也可用海馬配伍補骨脂、胡桃肉、全當歸、熟附子、狗腎、肉桂、人參、枸杞子等藥,以溫補腎陽,攝納腎氣,從而達到治療目的。例如治腎虛作喘,《青島中草藥手冊》記載:海馬3克,當歸6克,燉雞食或單用海馬焙黃研末,水衝服,治虛喘有奇效。《動物藥驗方集成》所載的“平喘煎”,用海馬5克,當歸10克,水煎服,治療喘息,其效良驗。這些實踐經驗,均可提供我們用海馬治療虛喘的參考和借鑒。

用於遺尿有神效

遺尿症俗稱尿床,遺尿症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靈樞》“膀胱不能約為溺”。唐代巢元方進一步充實了發病機製,在其《諸病源候論·遺尿候》中說:“遺尿者,此由膀胱虛冷,不能製約於水也。”一般認為,遺尿是由於腎氣未充,腎陽不足,膀胱虛冷,氣化功能失調,封藏無權,開合失司所致。腎司二便,腎陽不足,夜間陰盛時而陽更虛,火不攝水,故出現遺尿現象。現代醫家通過X線診斷,發現頑固性遺尿的患兒,有些與隱性脊柱裂有關,中醫學認為,腎主骨,腎虛則骨裂,使遺尿症與腎的關係進一步得到證實。遺尿症可分為小兒遺尿和成人遺尿兩種。

正常來說,成年人夜尿次數應在0~1次,除非睡前飲了較多的水,則另當別論。一般成年人的膀胱可容尿400~500毫升,而人體每小時流進膀胱的尿液,約為50毫升,換言之,若睡前已排空膀胱中的尿液,至少8個小時後膀胱才再次脹滿,所以不應在睡夢中排尿。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遺尿或夜尿都歸咎於腎氣不足,以致收攝力減弱,不能製約水道,從而出現睡中異常遺尿。同時伴有神疲乏力,腰腿酸軟,記憶力減退或智力較差,小便清長,舌淡苔少,脈細等全身症狀。

相對成人遺尿而言,小兒遺尿則較為多見,嬰童時期,形體發育未全,髒氣未充,排尿自控能力尚未形成,一歲半開始兒童控製排尿的功能逐漸成熟,能在睡眠中感受到尿意而醒來排尿,學齡期有因白天遊戲過度,夜晚熟睡不醒,偶有睡中遺尿者,均非病態。但若是年齡超過3歲,夜間仍然在睡夢中尿床而不自知,或睡眠較深,不易喚醒,每夜或隔天發生尿床,每夜遺尿1~2次以上者可診為小兒遺尿。

引起小兒遺尿的原因有多種,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由於小兒體質虛弱和不良習慣所致,主要與腎、膀胱有關。腎為先天之本,主水,小便的排泄和貯存全靠腎陽之溫養氣化,若腎氣不足,下元虛寒,不能溫養膀胱,膀胱氣化功能失調,不能製約水道而遺尿。所以腎氣不固型小兒遺尿在臨床中最為多見,患兒多表現為睡中遺尿,甚則一夜數次,尿清而長,熟睡不易喚醒,醒後方覺。精神萎靡,自覺乏力,腰腿酸軟,記憶力減退或智力較差,舌淡苔白,脈細等。有些人認為,小兒遺尿無需治療,待其長大成人後自然會好。所以多被忽視而失於治療。如今,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被忽略的疾病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小兒遺尿證就是其中之一。